[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0137.X | 申请日: | 200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6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蓓 |
| 主分类号: | B65B13/22 | 分类号: | B65B13/22;B65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连 平 |
| 地址: | 523071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捆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来捆绑物品,并通过手柄的转动,来达到系带快速固定及松开物品的捆绑器。
背景技术:
捆绑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其型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捆绑器主要是由本体、手柄、棘轮、卷轴、卡合弹片、控制拉板、主系带、副系带构成,其中,主系带绕设在卷轴上,可以通过手柄的扳动而达到系紧或松开物品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该类捆绑器其本体皆由钢板制成,捆绑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动而擦伤被捆绑物品的表面,影响物品的正常使用。另外,它还存在主系带收放不便、控制拉板容易歪斜、以及主系带安装难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捆绑器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擦伤被捆绑物体的表面,且使用更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用于物体的捆绑固定,它包括有:
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弯折形成侧板,两块侧板之间构成容置空腔;
防滑垫,由软质材料制成,与本体的底板相连;
卷轴,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其左右两端穿过侧板;
两个棘轮,分别套设在卷轴左右两侧;
手柄,跨设在本体上方,其左右两端的侧板分别与卷轴左右两端相连;
卡合弹片,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卷轴的后侧,其前端与棘轮配合;
控制拉板,位于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可在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上下滑动,其底部与棘轮配合;
主系带,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并绕设在卷轴上,其两端伸出于本体前后两侧,其中,伸出于本体后侧的系带尾部设有主拉钩;
副系带,其后端固定在本体前侧的横梁上,前端设有副拉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防滑垫具有两个贴附于本体两块侧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与手指配合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卷轴左右两端穿过手柄的侧板,其端部设有塑胶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手柄左右两端的侧板上固定有带滑槽的夹持件,控制拉板左右两端的突出部分别插入夹持件内,并与夹持件内的压缩弹簧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主系带伸出于本体前侧的一端,其尾部卷绕数圈后缝合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手柄侧板内部为钢板,外部则包覆有塑胶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本体底板相连的防滑垫,可以防止捆绑器在使用过程中擦伤被捆绑物品的表面,且可方便手指对捆绑器的握持;(2)设置于卷轴两端的旋钮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收放系带;(3)控制拉板左右两端分别配合有压缩弹簧,受力更为均匀,不会出现歪斜现象而影响捆绑器的正常使用;(4)主系带一端卷绕数圈并缝合在一起后,可以防止主系带脱离卷轴而造成使用者自行安装困难的问题,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未加系带);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未加系带);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加上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器主要由本体10、防滑垫20、卷轴30、棘轮40、手柄50、卡合弹片60、控制拉板70、主系带80、副系带90构成。
其中,本体10由钢板制成,它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弯折形成侧板11,两块侧板11之间构成容置空腔。为了增加本体10的美观性以及增加操作的舒适度,手柄10的侧板11采用内部为钢板,外部则包覆塑胶层的结构形式。
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垫20与本体10的底板相连,它具有两个贴附于本体10两块侧板11上的手持部21,手持部21上成型有与手指配合凹槽211;另外,防滑垫20的后侧成型有与手持部21连为一体的挡壁22,挡壁22贴附于本体10后侧的钢板上,其中间部位开设有供系带穿过的导引槽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蓓,未经王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0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工业控制网络的冗余结构
- 下一篇:透水性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