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煤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的卸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9771.1 | 申请日: | 200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蒋永忠;窦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60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蒸汽 回转 圆筒 干燥机 卸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粉煤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的卸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的卸料结构采用中心出料方式,中心出料装置设计将出料部位圆筒缩径,然后设置导料螺带,结构复杂,且缩径后卸料通道变小,卸料能力降低,且延长卸料的距离,此类卸料结构适用于产量较小(产量≤150t/h)、高含水量物料等场合,且密封装置要求严格。而粉煤干燥的特点是干燥机处理量大(一般均≥200t/h以上),蒸发水强度高,并且被干燥后的物料应及时的排出,否则会造成粉煤过干燥,引起粉煤爆炸,而且过干燥后的粉煤颗粒易泄露,对密封结构要求较高。所以,常用的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的中心卸料结构不适合粉煤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发明内容
为克服常用的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的中心卸料结构在粉煤干燥的应用局限,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煤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卸料结构,即在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出料端部位,沿圆筒周向均布设置6~8个卸料口,卸料口为方形结构,在卸料口边沿设置导料口,适应粉煤干燥后顺利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粉煤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卸料结构,由挡料环、圆筒、卸料口、导料口、换热管、汽室、加强筋组成。在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出料端部位、沿圆筒周向均布设置6~8个卸料口,在卸料口边沿设置导料口,导料口大小与卸料口相同,导料口设置法兰,用螺栓将法兰与卸料口边沿的圆筒连接;导料口法兰边沿设置200mm~300mm的高度的方接管,卸料口前段设置挡料环(溢流堰板),干燥机圆筒上置有加强筋。
上述的卸料口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卸料结构在回转圆筒转动过程中至少有3个卸料口同时卸料,卸料能力增强,粉煤卸料量可达到600t/h以上,均能够顺利排出。与现有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中心出料结构相比,大大简化了干燥机汽室的结构,有利于干燥蒸汽的顺利进入及凝液的顺畅排出,增大了干燥机的处理能力,降低了设备的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F向卸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挡料环 2-圆筒 3-卸料口 4-导料口 5-换热管 6-汽室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粉煤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卸料结构,由挡料环1、圆筒2、卸料口3、导料口4、换热管5、汽室6、加强筋7组成。在蒸汽管回转圆筒干燥机出料端部位,沿圆筒周向均布设8个卸料口3,卸料口为方形结构(见图2),口的大小根据粉煤处理量确定,在卸料口边沿设置导料口4,导料口4大小与卸料口3相同,导料口4设置法兰,用螺栓将法兰与卸料口边沿的圆筒2连接。导料口法兰边沿设置300mm的高度的方接管,便于粉煤在干燥机旋转的过程中顺利排出,并对粉煤的排出起到导向作用,可有效防止粉煤的泄漏。圆筒卸料口3前段设置挡料环1(溢流堰板),保证干燥机内粉煤的填充率及粉煤在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换热管5穿过挡料环1,且管孔按照换热管5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挡料环1的外圈与干燥机筒体内壁焊接固定,内圈高度比靠近筒体中心的换热管组高出150mm,保证粉煤充满筒体下部的换热管5,提高传热效率。在干燥机圆筒2旋转过程中,被干燥的粉煤沿干燥机斜度方向越过挡料环1,沿卸料口3、经过导料口1排出。干燥机圆筒2开孔后需要进行补强,可采用设计加强筋7(或增加圆筒壁厚或设计圆筒外衬板)进行补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9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制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下一篇:可调折叠无噪音的电子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