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纶包芯粒子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9724.7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法;方金苗;朱玉芬;张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3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3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纶包芯 粒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氨纶包芯粒子纱。
背景技术
氨纶丝属于聚氨酯系纤维,是一种高弹性纤维,氨纶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的伸长性,缓缓拉伸,其伸度最大可达到450~600%之间,除去力松弛后又可迅速恢复原状。
目前常用的氨纶包芯纱,均以氨纶长丝为内芯,外包纱纤维层;其生产方法为:将短纤维粗纱从后罗拉喂入牵伸区,氨纶长丝从前罗拉处喂入,与牵伸后的短纤维粗纱须条合并,加捻而成氨纶包芯纱。外包的短纤维粗纱可用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氨纶包芯纱具有良好的伸长性和回缩性,同时具有外包短纤维良好的服用性能和表面特征。
“粒子纱”又称“结子纱”,是纱疵名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可以利用“粒子纱装置”生产粒子纱,其纺纱原理是:使细纱机中皮棍水平位移,活套在中皮辊上皮圈与套在中罗拉下皮圈产生搓捻,上、下皮圈上有一特殊装置,搓捻使须条产生“粒子”,粒子大小由中皮辊水平位移量来控制。
上述二种纱的缺点是:风格单一,不能兼有多种优点,通常只能用于普通的纺织面料,无法用于高档的纺织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格独特多样、同时具有上述二种纱的优点、并能用于高档纺织面料的氨纶包芯粒子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氨纶包芯粒子纱,包括:氨纶丝,在氨纶丝的外面包覆有纱纤维层,在纱纤维层上还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粒子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同时具有氨纶包芯纱和粒子纱的优点,即:(1)具有良好的伸长性和回缩性;(2)具有布面点状立体感强,风格特别,个性化强。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可以在许多高档纺织品中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氨纶丝筒,2、喂入罗拉,4、导丝轮,5、纱锭,6、后罗拉,7、中罗拉,8、前罗拉,9、导纱钩,10、管纱,11、粒子发生器,51、氨纶丝,52、纱纤维层,53、粒子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其结构包括:氨纶丝51,在氨纶丝51的外侧包覆有纱纤维层52,在纱纤维层52上还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粒子段53。 所述的粒子段53可以是等径粒示变径粒子或异径粒子等。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的生产方式为:将绕在纱锭5上的粗纱喂入细纱机同一牵伸区,进行牵伸,先经过后罗拉6、中罗拉7,再由前罗拉8输出单纱须条在此过程中,粒子发生装置11会瞬间改变细纱机使细纱机中皮棍水平位移(中罗拉7的上方)、活套在中皮辊上皮圈与下皮圈(套在中罗拉)产生搓捻,上、下皮圈上有一特殊装置,搓捻使须条产生“粒子”,粒子大小由中皮辊水平位移量来控制与此同时,绕在氨纶丝筒1上的氨纶丝51经喂入罗拉2、导丝轮4再由前罗拉8钳口喂入,通过前罗拉8后与单纱须条汇合,单纱须条在外侧,氨纶丝51位于中间,最终汇合在一起,经导纱钩9后得到管纱10;其纱线结构是氨纶丝51分布在纱线中心,外包纤维在外围形成纱纤维层52、经上述生产工艺就可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9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打包带生产线上的水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儿药物肚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