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热节能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761.6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4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蔡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绪荣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5600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炊具,尤其是一种聚热节能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聚热节能锅其锅底安装有一个聚热圈,当在燃气炉上使用时,聚热圈必须不断的吸收热量,再把热量传递到锅身,从而加热食物。虽然关闭火源后聚热圈还可以把吸收的热量传递给锅体,但是在加热过程中聚热圈没能有效地将热量传给锅体,造成加热时间长,节能效果不佳;锅体在燃气炉上加热后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因为此时聚热圈的温度超过500℃。市场上的聚热节能锅无法在电磁炉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聚热节能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热节能锅,包括锅体和聚热圈,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向下凸出于锅底的平台,所述聚热圈套在所述平台上。
所述平台的高度比聚热圈的高度高1.5~2mm。
本实用新型因其锅体底部没有其他装置,可直接在电磁炉和燃气灶上使用,锅体在加热时,聚热圈可聚集剩余热量,并且当其离开加热装置后聚热圈可继续向锅体提供热量;传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热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聚热节能锅,包括锅体1和聚热圈2,所述锅体1的底部设有向下凸出于锅底的平台3,所述聚热圈2套在所述平台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绪荣,未经蔡绪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清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