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624.2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亮 |
主分类号: | H01R12/18 | 分类号: | H01R12/18;H01R1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压 差动 传输 模式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组连接器,旨在提供一种尤适合应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Low Voltage Differential,LVD)为一种普遍应用于SCSI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中的一种接口传输模式,在LVD讯号规格中,同一组资料线中的两条线都是带有电压的,当这一组数据线到达接收资料的晶片时,再由晶片计算出两条线之间的电压差异,以判别讯号状态。
如此可避免讯号在传输时,因线材的品质不良以及外界的干扰,影响资料的正确性,进而达到提升传输效能的目的。所以在LVD传输模式下,SCSI的线组长度可以增加到12公尺,而传输时脉也可以提升。
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目前市面上使用LVD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类似的习用线组连接器在一塑料本体1上建构有若干端子2,在以人工焊接的方式直接将一线组3的所有芯线4分别与所对应端子2相焊接,整体线组接器并且在塑料本体1的外部设有一金属壳5藉以增加整体线组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使得以透过该线组连接器构成线组4两端部件电性连接。
在电气装置力求微型化的发展趋势下,采用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连接器体积亦相对受到限制,如此将使得为数众多的端子接点的间距趋于拥挤;然而,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连接器相对应的线组连接器多采用人供焊接的方式将线组3的所有芯线4分别与所对应的端子2相焊接,如此不但增加焊接作业的难度,相对的芯线4与端子2之间的焊接品质以及焊接可靠度亦较无法有效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尤适合应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LVD)的线组连接器结构。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线组连接器在一塑料本体的前端设有若干端子,另外在塑料本体相对设有端子的后端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相对与塑料本体接合的一端设有若干分别与各端子正对的第一接点供与端子构成电性连接,其相对于设有第一接点的另端则设有与第一接点数量相同的第二接点供与线组的芯线构成电性连接,各相对应的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并且设有用以构成电性连接的线路,整体线组连接器即可利用基板的线路延伸,使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之一,在于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可以降低与线组的焊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之二,在于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更能够有效控制线组的焊接品质以及焊接可靠度。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之三,在于该基板相对伸出塑料本体一端可相对朝向塑料本体两侧凸出一延伸部供使用者抓持,藉以增加加工与插拔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习用线组连接器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组连接器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组连接器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组连接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组平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线组平面结构图。
【图号说明】
1 塑料本体 2 端子
3 线组 4 芯线
5 金属壳 10 塑料本体
20 端子 30 基板
31 第一接点 32 第二接点
34 延伸部 40 金属壳
41 延伸部 50 线组
51 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LVD)的线组连接器基本上包括有:一塑料本体10、若干端子20,以及一基板3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亮,未经徐文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卷筒矿井提升机主轴装置
- 下一篇:免拆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