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接触镜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8604.5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39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伯刚 |
主分类号: | A61B3/125 | 分类号: | A61B3/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观视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手术用的液态接触镜。
背景技术
眼科医师在进行眼球的检查或手术时,需要经常利用各式眼底镜、接触式镜片、细隙灯或超音波等仪器或设备来确定病因,进而加以治疗。
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式镜片包括平面镜、凹面镜与棱镜等。如欲观测后极部,必须使用平面镜;如欲观测外围视网膜,必须使用各种不同固定屈光度的棱镜,眼科医师直接将该棱镜放置于眼球上,依照要检查部位的方向,需要转动棱镜方向,或更换不同屈光度的棱镜,不仅操作麻烦费时,且有伤到眼球的顾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做为眼科检查或手术用的液态接触镜,此种接触镜可以直接放置于眼球表面,在不需要于眼球上频繁更换、旋转的操作条件下,可以单一的接触镜方便地调整观视眼球的角度,不仅操作更为简单省时,且大幅降低误伤眼球的机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态接触镜,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凹透镜;
一重水,置于该本体的凹透镜上表面;
一透明片,密合于该本体上表面,以将所述凹透镜的上表面与该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进而使该重水置于该密闭空间内;
一支撑组件,设于该本体的下方。
所述本体即为一凹透镜。
所述密闭空间进一步混合有其它液体。
所述的液体为油。
所述支撑组件具有一环壁,该环壁的下端延伸有锥状的支脚,所述环壁的内径可以迫紧于该本体的下缘外径。
所述支撑组件是一种直接从该本体下缘延伸成锥形的支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态接触镜,通过在一具有凹透镜的本体下方设置一支撑组件,该凹透镜的上表面放置适当的重水后,以一透明片将该凹透镜的上方封闭,让重水置于该密闭空间内。当医师进行眼科手术时,可以将该支撑组件置于眼球上,医师可依所要观察的眼球位置而适当地倾侧眼球,重水则因重力作用自然形成平面镜或各种屈光度之棱镜。由于在接触于眼球上操作时不需要旋转或更换,而是在原位置改变倾侧角度,所以操作更为简易、省力,且不会有误伤眼球的顾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态接触镜的组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组件结构的平面剖视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组件组合后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中液态接触镜的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液态接触镜使用于眼科手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图1至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液态接触镜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本体1、一透明片2、一支撑组件3与至少一适当的重水4;其中,本体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直接在其中央形成一凹透镜11,并在本体1的下端形成一用来组合支撑组件3的下缘12;凹透镜11并不限制其曲度;凹透镜11上表面与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构成一空间,该空间内放置适量的重水4后,以所述透明片2覆盖于本体上表面并予密封,其密封的方式,可以采用高周波技术将透明片2与本体1的上表面结合;也可以采用黏着剂将透明片2下面的周缘与本体1的上表面黏合固定,藉由透明片2与凹透镜11的上表面之间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凹透镜11也可以是一独立的组件,再将该凹透镜结合于一圆筒状的本体内径中,但,此一实施方式未显示于图中。
所述重水4是一种比重大于水的液体,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液体,其主要用来配合凹透镜11做为改变光折射效果的介质;因此,除了重水以外,也可以在该密闭空间中再掺入其它液体,形成重水与其它液体的混合液;例如,可以将重水与油放入该密闭空间,由于重水的比重大于油,因而使得重水位于油的下方。
所述支撑组件3可以是采用对人体不产生过敏反应的硅胶或其它的材料制造,其形成具有一环壁31,该环壁31的下端延伸有锥状的支脚32,所述环壁31的内径可以迫紧于本体1的下缘12外径;该支脚32可以是呈上端小而下端大的锥状体,以避免支脚32的下端透过凹透镜11影响观视效果。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在成型本体1的同时,利用硅胶或其它不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软质材料一体成型出锥状的支脚32,以取代前述独立的支撑组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伯刚,未经林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