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261.2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添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能奈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8 | 分类号: | H02K29/08;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马达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马达为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且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机械结构中,马达的种类繁多,其中大致可分为无刷马达及有刷马达。
马达以基本结构而言,主要由定子(Stator)及转子(Rotor)所组成。定子在空间中静止不动,转子由转轴支撑而可绕轴转动,且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一适当的空气间隙,通过定子线圈导通电流而产生旋转磁场,与转子磁力线垂直而产生旋转运动。
公知无刷马达的整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大致由无刷马达本体10、电控电路板12、一无刷马达外盖14以及至少一固定元件16所组成,其中无刷马达本体10包括有霍尔感测元件100、电磁铁102以及至少一定位孔104,无刷马达外盖14上设置有至少一圆形孔140,上述固定元件16穿跨圆形孔140,将无刷马达外盖14锁固于无刷马达本体10的定位孔102上。
前述的霍尔感测元件100是设置于无刷马达本体10内,而电磁铁102与电控电路板12则是依序设置于无刷马达本体10外的心轴106上,致使霍尔感测元件100无法受到便利的抽换与位置调整,让输出心轴106的瓦特数不受改变。
无刷马达于起动后,整个固装的结构体在受到马达转动的振动后,将会产生相对的共振。以无刷马达的无段变速设计,当其转速的振动频率与结构体的振动频率相当时,两造所产生的共振情形,将因两造振动频率的相加,以致会产生极大的噪音,此正是噪音时大时小的情形,为克服此一振动噪音的不良使用情形,业者提出利用超前角理论,以改善噪音传递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通过转动无刷马达外盖,带动霍尔感测元件转动位移,以调整与马达转子间的超前角形成超前或落后,达到降低噪音振动的困扰。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刷马达本体,其一端具至少一第一定位孔;
一无刷马达外盖,其上设有至少一圆弧长孔;
一霍尔感测电路板,其具有至少一霍尔感测元件,该霍尔感测电路板固设于无刷马达外盖内;及
至少一固定元件,其穿跨于该圆弧长孔上,无刷马达外盖锁固于该第一定位孔。
其中,该霍尔感测电路板具至少一第二定位孔。
其中,该无刷马达外盖具至少一用以固定该霍尔感测电路板的定位柱,该定位柱嵌合于该第二定位孔。
其中,该霍尔感测元件为一霍尔感测器。
通过上述结构,可转动无刷马达外盖以调整该霍尔感测元件,并与转子感测产生一相位超前角(超前或落后),以控制改变无刷马达本体的转矩输出,而达到降低噪音振动的目的。
为方便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用特性,谨配合实施说明图例配合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无刷马达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直流无刷马达的立体分解图。直流无刷马达的改良结构包括一无刷马达本体20、一霍尔感测电路板22、一无刷马达外盖24以及至少一固定元件26。
无刷马达本体20至少包括有一心轴200以及于无刷马达本体20一端具至少一第一定位孔202。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轻易得知无刷马达本体20要能够运转,不只是有上述所提及的心轴200以及第一定位孔202,当然在无刷马达本体20的内部是还包括有一定子204、一转子206及一电磁铁208。在无刷马达的一实施例中,其转子206具有一刚性的转子托架(图未示)以及定子204亦具有一刚性的定子托架(图未示),通过转子托架及定子托架与转子206、心轴200做组装。
霍尔感测电路板22是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孔220以及设计有可驱动至少一霍尔感测元件222的驱动电路。霍尔感测元件222可为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知的霍尔感测器,在本实施例霍尔感测元件222的数量可为三个,且每一个霍尔感测元件222具有120度的旋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能奈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绿能奈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位曲面空间位置的二维旋转装置
- 下一篇:汽车锁止机构模拟动态疲劳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