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盖喷涂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77706.5 | 申请日: | 200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施家厚;孙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喷涂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盖喷涂用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车型在涂装中使用的后盖喷涂工装,是双螺丝加弹簧钩形式。双螺丝是固定在后盖上面,利用弹簧钩的弹性形变,与车下部进行固定作用。在采用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整车在涂装设备传输(上下坡和吊具转挂等)外力的带动下,弹簧钩容易弹出,导致后盖变形、划伤、砸自动机旋杯等;
2、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会碰伤油漆漆膜或使车身钣金变形,造成车身返工或返修;
3、弹簧钢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烘干炉的作用,会不断变硬,失去原有的弹性性能而报废,一般一个半月更换一次,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1、保证涂装油漆外观产品质量,解决弹簧钩易弹出的问题,避免后盖变形、划伤;车身在传动链带动下,自动机静电喷涂时,保证仿形距离,不会因后盖弹起,发生砸自动机旋杯事故;
2、易操作,符合汽车涂装工艺每个工位质量需求,降低员工操作工时;
3、工装消耗周期稳定,节约生产成本;
4、工装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盖喷涂工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盖喷涂工装,包括:固定底座板、限位弯头、连接杆、连杆旋转把手、开关限位旋转把手以及把手,固定底座板连接在限位弯头的一端,连接杆连接在限位弯头的另一端,把手连接在连接杆的另一端,在连接杆与限位弯头连接的一端加工有螺丝纹,连杆旋转把手和开关限位旋转把手连接在螺丝纹上,可以上下左右调节,用于汽车后盖与横梁的间距固定。
连杆旋转把手焊接有连杆旋转双螺母,开关限位旋转把手焊接有开关限位旋转双螺母,两个螺母与螺丝纹螺纹连接。螺丝纹的长度为5厘米。
固定底座板上设有两个工艺固定孔,与车身后盖工艺孔一一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后盖喷涂工装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后盖喷涂工装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底座板,2、工艺固定孔,3、限位弯头,4、连杆旋转把手,5-螺丝纹,6、开关限位旋转把手,7、开关限位旋转双螺母,8、连杆旋转双螺母,9、把手;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固定底座板1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其厚度为固定后要能支撑后盖的重量,保持后盖和工装不会发生变形以及持久性,其上设有两个工艺固定孔2,此工艺孔与车身后盖工艺孔一一对应,用于安装蝶形螺母与其车身后盖固定。为了提高固定底座的强度和耐磨性,在实际使用时,固定底座板1的材料为经热处理淬硬的碳素钢。
固定底座板1的后面焊接有限位弯头3,材料为金属材料,其作用为限制后盖与横梁间距,保证漆膜外观质量和自动喷涂间距的安全性。
限位弯头3后面焊接一连接杆10,材料为经热处理淬硬的碳素钢,其在连接杆10与限位弯头3连接的一端加工有螺丝纹5,螺纹长度为5厘米,作用是可以让连杆旋转把手4和开关限位旋转把手6上下左右调节,上下调节的范围是0~5厘米,操作方便。
双螺母8和双螺母7分别焊接连杆旋转把手4与开关限位旋转把手6,其材料均为金属材料。
连杆旋转把手4用于后盖与横梁的间距固定,开关限位旋转把手6用于锁紧开关并保险,即采用开关限位旋转双螺母7与连杆旋转双螺母8相互用力锁死,相反用力开启装置的原理,防止连杆旋转把手4与横梁脱离弹起。
把手9与连接杆10未加工螺丝纹的一端焊接,用于后盖托起和关闭,方便操作,其材料也为金属材料。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后盖工装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涂装时,用两蝶形螺母从工艺固定孔2后面上紧,操作时打开限位旋转把手6,调整连杆旋转把手4与横梁卡位的上下间距,调节的范围为螺丝纹5的长度,保证连杆旋转把手4能旋转到车身后盖下横梁底部最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操作,当操作完成后,用手下拉把手9,让后盖自然合拢,旋转把手4,直到旋转到车身后盖下横梁底部位置,然后跟随同方向旋转把手6,使其把手4和把手6相互锁紧并保险。打开或拆卸可按上步骤反操作即可。
由于本实用新型涂装工装适用性和通用性非常强,特别适用于A5车身涂装喷涂所有工序操作,一般使用寿命可达12个月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