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857.9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时善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善乐 |
主分类号: | B64D1/00 | 分类号: | B64D1/00;B64D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影 能力 遥控 空投 飞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遥控飞行装置,尤指可空抛救生器物的遥控飞行装置。
背景技术
每当梅雨季节或是台风季节来临时,总是会有不少人员因为溪水暴涨过快,来不急上岸逃生,被困在溪中沙洲上。就算气候良好,也常常会有人意外落水而等待救援。
传统上,水面救援的手段不外乎利用快艇或直升机对着溺水人员抛投救生圈。然而,快艇或直升机并非能够实时到达现场,常常在等待救援的时间,待救人员就已经被大水冲走,根本来不急救援。
有时山难发生时,虽然已发现被搜救人员,但因为山谷河流等地形隔绝,第一时间的救援物资无法以徒步送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有人提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19231号「抛绳器结构改良」,其利用火箭筒发射抛绳给待救人员。具体来说,抛绳器结构改良主要是利用筒座内部饱和的压力被释放的同时,通过作动体呈锥状的导流块及筒座束缩的空压出口,于空压出口处产生一极大的推力,且这推力并足以将与绳索组接的火箭筒发射至目的地,达到顺利将困在溪河中的人员救起的功效。
虽然利用抛绳器确实能够实时地将绳索抛投出去,但是火箭筒的抛投角度等因素与落点有极密切的关联性,万一抛投角度不对,不是还没到达待救人员所在位置就落下,不然就是超过其所在位置。这使得,操作抛绳器的人员必须先经过良好的训练,否则仍难以准确地抛投绳索给待救人员。
另外,对于地形复杂的山难救援,通常配合直升机搜救,但是大型救难直升机的飞行常有其限制,例如山谷狭窄的地形,即使救难物资具备也派不上用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其借着搜救现场的实时画面,而让使用者得以适时地切断连接至救生器物的绳索,使得救生器物准确地掉落至被搜救人员所在位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主要包含飞行装置本体、挂载在飞行装置本体上的摄影装置、绞线模块与割线模块。这其中,绞线模块所提供的绳索可连接至救生器物,使得该救生器物可随着遥控飞行装置的飞行,一起被带离地面。如此一来,使用者可借着摄影装置所传回的影像,在适当的时机对切线模块下达切线命令,并在切断连接至救生器物的绳索时,使得救生器物准确地掉落至被搜救人员所在位置。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的示意图;
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的实施示意图;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的另一实施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 遥控器
10 飞行装置本体
12 摄影装置
14 绞线模块
14a 带动滚动条
14b 绞线马达
16 绳索
18 割线模块
18a 切割组件
18b 切割马达
20 救生器物
22 被搜救人员
24 拉回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摄影能力的遥控空投飞行装置主要包含飞行装置本体10、挂载在飞行装置本体10上的摄影装置12、绞线模块14与割线模块18。这其中,绞线模块14所提供的绳索16可连接至救生器物20,使得该救生器物20可随着遥控飞行装置的飞行,一起被带离地面。救生器物20为救生圈或救生背心。需特别注意的是,绳索16亦可连接至食物包或其它救难用品。
飞行装置本体10具有飞行结构体,并可在如图2A~2B所示的遥控器5的指挥命令下借着飞行动力所提供的动力飞行。摄影装置12可拍摄到飞行装置本体10下方的影像时,并利用无线传输手段传输至在远程的显示器(未描绘;例如装设在遥控器5上)。绞线模块14主要包含滚动条14a、带动滚动条14a旋转的绞线马达14b,并在滚动条14a上绕设有绳索16。割线模块18具有足以切割绳索16的切割组件18a、以及驱动切割组件18a移位的切割马达18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善乐,未经时善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