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580.X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6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庄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瓶底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硬质奶瓶的底盖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奶瓶的构造,最广泛使用的是硬质奶瓶,在奶瓶的底面设有一底盖,底盖内设有一封闭的软垫,在软垫中开设有十字孔或一字孔,作为进气的结构,这种构造,经过长期的使用,发现很容易裂漏,失去了软垫的封口功用,需更换新品,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因孔洞小若用于较大的孩童,会因进气的流量进一步影响到整体使用的速度,经过研究,发现是因空气的流量问题不足,会让饥饿的小朋友很用力的吸,但吸出奶的效果并未快速增加,虽然这种型态保障了婴儿的使用安全,但相对地让某些幼儿吸不到,因而产生一些使用上的问题;由此可见,这种现有结构存在的缺点,影响到使用的方便性,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发明人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上易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在瓶底形成阀门式的快速任意流量进气方式,以大流量与快速的开阖膜片式阀片取代现有的小通孔型式的进气,使其更能适用于较大的婴幼儿及吸力较大的初生儿使用,能让进气的动作更顺畅,特别是阀片的边缘部会顺着吸奶的抽吸动作开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其具有接设于一奶瓶下端的一底盖,底盖含有一体相连的一底板部与一环边部,环边部为由底板部弯折而成,在环边部的内表面设有一内接合部,以内接合部接合于奶瓶的一外接合部;在底板部的中间设有突出如圆头铆钉状的一卡合柱,卡合柱的上半部为大头部,下半部为柱身部;于底板部中设有至少一个穿孔;另设有一由软性材料制成的阀片,阀片封盖于底板部的各穿孔之内,且阀片设有一卡合孔,卡合孔穿入套合于卡合柱的柱身部;阀片的周边加设有一道更薄的边缘部,使其吸气移动时,会朝向底板部略微掀起;以穿孔让空气吸入奶瓶中。
本实用新型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运用弹性的阀片对底盖的穿孔展开吸气的功用,不论那种吸力,都会使阀片很顺畅地配合动作,而且动作精确,能适应于各种流量的需求,特别是大流量的需求,能提高吸牛奶的使用质量,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为一完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与软奶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具有接设于一奶瓶1下端的一底盖2,底盖2含有一体相连的一底板部21与一环边部22,环边部22为由底板部21弯折而成,在环边部22的内表面设有一内接合部23(图中以内螺纹部表示),以内接合部23接合于奶瓶1的一外接合部11(图中以外螺纹部表示),其中,内接合部23及外接合部11是指螺纹;在底板部21的中间设有突出如圆头铆钉状的一卡合柱24,卡合柱24的上半部为大头部25,下半部为柱身部26;于底板部21中设有数穿孔27(图中以三个孔表示);另设有一阀片3,由软性材料制成,使阀片3封盖于底板部21的各穿孔27的内方,且阀片3设有一卡合孔31,让卡合孔31穿入套合于卡合柱24的柱身部26;以穿孔27让空气吸入奶瓶1中。其中最特别的是于阀片3的周边加设有一道更薄的边缘部32,其自然的状态会往下垂,能封住贴于底板部21,使其于奶嘴吸允时,产生真空吸气时,会使边缘部32朝向底板部21处略微掀起,能容许适量空气由穿孔27处进入奶瓶1中。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弹性的阀片对底盖的穿孔展开吸气的功用,不论那种吸力,都会使阀片很顺畅地配合动作,而且动作精确,能适应于各种流量的需求,特别是大流量的需求,能提高吸牛奶的使用质量,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为一完全与现有不同的结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权利要求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返式缓降器
- 下一篇: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