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050.5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0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2/3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装置,详而言之是关于一种零出力插槽的连接器导向定位用的端子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间为达自动控制或传输互动等目的,皆需仰赖相对应的连接器做为讯号传递的媒介,而一般连接器是为两端设有接头,或一端接头端一端为控制电路板等态样。
一般而言,连接器是具有一插槽,该插槽内固设有端子组,该端子组是由复数的端子所组成,而该端子组是位于该插槽内,另一端则沿反方向延伸接续至一排线,该连接器的插槽可供另一设备的插接端伸入,并令该设备的插接端与连接器的端子组插接导通,进而以排线提供连接其它设备的效;为做为传输讯号的用,该插接端上必然设有与复数端子对应的复数导接件,利用导电材质的端子与导接件的相互接触,而达讯号传送的目的。
为了避免插接端与端子组在插接过程中,过多的阻力而造成端子或导接件的刮损、磨耗、变形而导致传输讯号的衰减或失效,因此目前连接器中多将端子设计为零出力的态样,进而使装设有该端子组的插槽形成零出力插槽,其是可参考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96222184号,『电连接器』,的设计,该习用前案的插槽便是呈零出力插槽的态样,此类零出力插槽的连接器因可减少组装时的阻力或磨擦,各式零出力插槽的连接器遂成市场上连接器的主流态样;
然而,上述习用前案,其端子组虽有零出力的组装上的优势,但亦有其它新的问题伴随着零出力设计而产生,最主要的缺失在于,零出力插槽因连接器在盖体或其它类似的定位组件下压固定的前,缺乏一有效的定位触感或定位机制,意即使用者在操作上述零出力插槽的连接器组设时,难以透过其手部感觉来察觉插接端与端子组是否有斜插等方向、位置是否准确到位的问题,往往必需在盖体下压固定后,才会发觉插接端与端子组有组装上的问题,甚至根本难以察觉;
当插接端与端子组以稍有偏差的方向或位置相互插接的后,两者间的损坏问题便更为严重,如此一来,原本欲解决插接过程中的阻力或磨擦等问题点的零出力插槽,却演生出了新的麻烦,因此其尚有未瑧理想的处而有待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装置,其可改善习用的零出力插槽在插接时容易发生斜插等位置、方向上的不准确,以及后续带来的损坏等缺失。
为达成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包括一连接座以及一端子组,其中该连接座是形成有一组设区与一插槽,该组设区是延伸有贯穿槽贯通该座体的两端以供端子组组设,而该插槽则可供其它电子设备的插接端插接;该端子组是包括有复数的零出力端子以及一非零出力端子,于本实施例是采八个零出力端子,以及位于较靠近端子组外侧处对称设置的二个非零出力端子,但并不上述的数量或设置关是为限;
该零出力端子是具有一概呈U形的容置口,该零出力端子的容置口内无内凹或阻碍物存在,而使该端子组于与外接件,例如其它设备插接时,可无阻力地插接,提供零出力插接的优势;
该非零出力端子是亦具有一概呈U形的组设口,但该非零出力端子的组设口是向组设口内侧略为凹入而形成有一定位部,令该定位部是略为向组设口内凸出,而可使该端子组于与其它设备插接时,提供轻微的阻抗以做为定位以及导引的用,该阻抗的手感并不会造成插接上的防碍,却可防止斜插等组设不准确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该端子组的零出力端子与非零出力端子,其容置口与组设口是位于连接座座体的组设区内,且该容置口与组设口的开口方向是朝向该插槽方向,该连接座可由插槽供其它设备的插接端插接。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位于连接座组设区内的端子组是有非零出力端子对称式的设置于偏外侧的处,其余则为零出力端子,且零出力端子的数量较非零出力端子的数量多,因此插接时所受到的阻力极小,但仍可透过非零出力端子组置口内的定位部而提供使用者一导引定位的手感,以供使用者察觉组装位置或方向是否正确,进而免除不慎斜插所演生而来的各种问题,据以克服或可减轻上述习用零出力插接连接器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外观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观俯视图。
图5A是图4的A A线段剖视示意图。
图5B是图4的B B线段剖视示意图。
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
连接座10 座体11 组设区111
贯穿槽1111 卡槽112 盖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