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式纵梁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4673.9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4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宪福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127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27261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式纵梁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梁焊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门式纵梁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各类龙门焊机或门形焊机,其焊接精度较低,且难以与数控装置连接实现真正意义的数字化控制,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龙门焊机或门形焊机,其控制焊枪跟踪焊缝的传感装置均安装于远离焊枪位置,当待焊工件的形状发生变化时,传感装置需经多个部件动作后才能感知到工件形状的变化,延长了调整焊枪的时间,反应灵敏度下降,从而,降低了焊接的精度,即使与高精度的数控装置连接,也难以达到真正意义的数控焊接的焊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式纵梁焊接机,它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其传感装置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感知待焊工件的形状变化,使焊接准确及时地跟踪焊缝,焊接精度较高,并且,易于与数控装置连接,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控焊接。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门式纵梁焊接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行走机构和焊枪调整机构,焊枪调整机构上设置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二触头,第一传感器的动作部件与第一触头连接,第一触头与横向移动装置铰连,第二触头与安装架铰连,第二触头的上部与第二传感器的动作部件连接,安装架上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架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触头连接,焊枪调整机构上安装焊枪。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安装架上设置微调装置,微调装置由第四支架、第二丝杠、第二螺母和手轮连接构成,第四支架与安装架连接,第四支架上安装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的外周安装第二螺母,第二丝杠的一端安装手轮,第二螺母与第一传感器连接。安装架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架连接构成,第二支架上设置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安装第二传感器和第二触头,第二触头与第三支架铰连。所述的行走机构由活动支架、第一电动机、第一齿轮、拉杆和第二弹簧连接构成,机架上安装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与机架铰连,活动支架上安装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齿轮,活动支架与拉杆的一端连接,拉杆的外周安装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机架接触。所述的焊枪调整机构由第一滑板、第二滑板、第二电动机、第一丝杠、第一螺母和第三电动机连接构成,机架上设置第二齿条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安装第一滑板,第一滑板上安装第三电动机,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一滑板上安装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杠连接,第一丝杠的外周安装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第一螺母上安装第二滑板,第二滑板上设置第二滑块,第一滑板上设置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二滑块配合,第二滑板上安装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二触头和安装架。第二滑板上安装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安装下料管和收料管,下料管和收料管分别位于第一传感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的传感装置和焊枪通过安装架固定于一起,当待焊工件的形状发生变化时,传感装置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焊枪的位置,使焊枪可及时准确地跟踪焊缝,可大幅提高焊接精度,并可与数控装置连接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控焊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行走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行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的工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道轨 2第一齿条 3第一齿轮 4行走轮 5机架 6第一杆 7第二杆8轮 9活动支架 10第一电动机 11工件 12第二触头 13第二转轴 14第一弹簧15焊枪 16第二传感器 17第二支架 18第一支杆 19微调装置 20第二滑板 21第二齿条 22第一滑板 23第二电动机 24第二导轨 25第一丝杠 26第一导轨 27送丝机 28第一支架 29第一触头 30第一转轴 31第一传感器 32收料管 33第二齿轮 34电机座 35第三电动机 36第一滑块 37第二滑块 38第一螺母 39下料管40第二支杆 41第一通孔 42第三支架 43连杆 44第二丝杠 45第二螺母 46手轮47第四支架 48滑轮 49拉杆 50第二弹簧 51凹槽 52第二通孔 53连接件 54挡板 5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宪福,未经刘宪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4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