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柱塞泵阀提取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74470.X | 申请日: | 2008-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云;檀松涛;赵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云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郎彼得 |
| 地址: | 2574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柱塞 提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工业的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柱塞泵阀提取器。
二、背景技术:
油田的采油单位都需要注水,只要向压力高、渗透性差的地层注水,必须使用高压柱塞泵(增压泵)。该泵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是泵阀。但是这种泵阀极易损坏,更换时取阀很困难。
原工具的使用方法:将工具前面的丝杆旋入泵阀内,一手扶正工具,另一只手连续用加重块撞击手柄,依靠巨大的冲击力将泵阀带出。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1、操作时用力非常大,应力主要集中在粗细杆的接头处,导致该处极易断裂,断裂后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2、原工具体积及重量较大,使用时通过配重块在杆上剧烈的往复运动,这样不但容易挤伤手,而且光滑的泵阀突然被冲击力带出,极易滚落砸伤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使用时,要求操作人员始终将工具端平,否则由于阀与阀腔的配合间隙很小,歪斜后用力,工具就会断裂,不但增大了工作量,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不损伤配件又不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压柱塞泵阀提取器。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螺杆、钢板、螺孔和螺帽组成,所述的螺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中间活动连接带螺孔的钢板,以钢板为支撑,末端的外螺纹连接泵阀,通过旋转螺帽带动螺杆移动,进而将泵阀提取出来。
工作原理:将带冲击力的往复运动变为匀速的旋转运动,这样泵阀从阀腔带出的过程中,既不损伤配件又不存在安全隐患,使用起来不论从人身安全还是设备安全两个方面都得到有力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全系数大:将往复运动的加重块改为做旋转运动的螺栓,这样泵阀从阀腔带出的过程基本是匀速运动,不论是从人身安全还是从设备安全方面都是有力的保证。
2)体积小、重量轻:体积、重量较大的加重块被一个螺帽所取代,操作杆是原工具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安全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向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螺杆1、钢板2、螺孔3和螺帽4组成,所述的螺杆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螺帽4,与螺杆螺纹连接,中间活动连接带螺孔3的钢板2,以末端的外螺纹连接泵阀,通过旋转螺帽4带动螺杆移动,进而将泵阀提取出来。
工作步骤如下:将螺杆旋入泵阀内,使钢板贴合阀腔后,用扳手旋转螺帽。因为钢板的长度大于阀腔的直径,所以在钢板的阻挡下,阀腔外的螺帽虽然旋转而不能前进,只是螺杆随着旋转的螺帽退出,将泵阀一同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云,未经王海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4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