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655.9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光;张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光;张士平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6100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双金属 蜗轮 | ||
技术领域
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属于机械传动用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传动用于交错轴间传递运动及动力,通常交错角∑=90°。它的主要优点是:传动比大,工作平稳无噪音,结构紧凑,可以自锁。缺点是制造蜗轮需要大量的贵重减磨性有色金属铜。
全国阀门生产企业有6000余家,基本上是用铜合金生产蜗轮,每年消耗铜资源20余万砘。
有色金属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铜矿资源较少,大部分依靠进口,近年来铜价飚升,电解铜价格一直在7万元/吨左右,大有上涨到更高价位的市场趋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已有人研制钢基复合铜和铝基复合铜的蜗轮等滑动耐磨件,可以节约大量铜材,但目前仍存在复合不够牢固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而且现有技术的铜钢复合技术,需要在钢基体表面涂抹特殊化学复合剂,对人体有毒并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复合效率低,废品率高,耗能大,复合强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使复合强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复合面轴向、环向的抗拉强度,质量更可靠,不需要在钢基体表面涂抹特殊化学复合剂,能够节约贵重金属铜,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的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包括钢基体,其特征在于:在钢基体外表面上加工有凹孔槽,铜复合层通过高温渗透铜钢压力复合法复合在钢基体外。
钢基体外加工的凹孔槽为竖向一条。
凹孔槽宽度4mm、深度6mm。
钢基体外加工的横向凹孔状槽或根据设计需要而定,还可以是两条、三条或多条。
凹孔槽宽度4mm、深度6mm。凹孔槽的作用是抗拉、抗扭、抗剪,使复合更牢固,大大提高了复合面轴向,环向的抗拉、抗扭强度,有效防止了钢基与复合铜层的轴向环向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基复合铜蜗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非工作面用90%以上的钢代替,并精铸成外表面带凹孔槽的钢基,其减磨工作面用10%以下的铜合金复合在钢基上,通过高温渗锈铜钢压力复合方法,使双金属牢固复合在一起,将优秀碳钢高强度的机械性能与铜合金的减磨性结合在一起。由于钢基外表面有凹孔槽,从而使复合强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复合面轴向、环向的抗拉扭强度,有效防止了铜基与复铜层的轴向环向位移,复合更牢固,使用更安全可靠,为生产高质量、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钢铜复合双金属蜗轮产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钢基复合铜蜗轮的复合方法不用涂抹任何化学复合剂,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钢基上带凹孔槽的复合铜双金属蜗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基上带凹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的最佳实施例。其中:1凹孔槽2铜复合层3钢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
本钢基复合铜双金属蜗轮,由凹孔槽1、铜复合层2、钢基体3组成,在钢基体3外表面上加工有凹孔槽1,铜复合层2通过高温渗透铜钢压力复合法复合在钢基体3外。钢基体3内加工的凹孔槽1为横向一条,环绕在钢基体3外。根据理论力学原理计算出的抗拉抗扭、抗剪强度,凹孔槽宽度4mm、深度6mm。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不浪费铜材。
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所述的横向凹孔槽为一条,也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增加或减少,凹孔槽也可以是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凹孔槽宽度4mm、深度6mm,也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增加或减少深度。
高温渗透铜钢压力复合方法如下:
1、化学镀铜:蜗轮钢基体3用精密铸造工艺生产,在其复合表面精铸有凹孔槽1,凹孔槽1宽度4mm,深度6mm。蜗轮钢基体3经过喷丸去锈处理,通过喷丸提高钢基体3的表面粗糙度。
蜗轮钢基体3经化学去油去锈清洗干净后,浸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利用化学原理先在钢基体3表面附着一层铜,厚度3—5um,铜层虽薄但作用重要,起到了蜗轮钢基体3高温下防氧化和铜原子迁移诱导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光;张士平,未经杨明光;张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阀
- 下一篇:一种双列角接触球汽车轮毂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