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敏打印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3642.1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夕炜;贺喆;赵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335 | 分类号: | B41J2/335;B41J2/345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 涛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打印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外打印机,详细地讲是一种热敏打印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热敏打印头(thermal print head,以下称TPH)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基板一般采用陶瓷材料,基板上由电阻材料形成的电阻层,电阻层上设有金属材料形成的导电层,经过刻蚀形成沿打印方向排列的由多块电阻材料形成的发热电阻带,与发热电阻带平行的方向称为主打印方向,在同一平面上与发热电阻带垂直的方向称为副打印方向,发热电阻带的两侧(副打印方向)设置有由导电层形成的与发热电阻带相连接的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共同电极和个别电极。
现有的热敏打印头是在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发热电阻块组成发热电阻带,发热电阻块的侧面设置有共同电极和个别电极,通过共同电极和个别电极给发热电阻块施加一定的电压,发热电阻块将产生一定的热量使自身的温度升高,并将热能传递给打印耗材实现打印的功能,发热电阻块发热时,所产生的热量必然会有部分通过共同电极和个别电极的传递而出现损耗,使发热电阻块的热效率变差、浪费能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极设计,部分地切断热量在导线电极上的传递,提高发热电阻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基板上形成沿打印方向排列的发热电阻块,发热电阻块的侧面设有与发热电阻块相连接的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共同电极和个别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线电极上设有隔热槽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发热电阻产生的热量向副扫描方向的传递而引起的热量损失,提高热敏打印头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槽口一般与打印方向平行,槽长可以大于发热电阻块的长度,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发热电阻块的长度(沿打印方向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槽口可以同时设置在共同电极和个别电极上,也可以只在共同电极或个别电极上设置,还可以部分的在共同电极或个别电极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槽口与发热电阻块的最短距离在0~1mm之间,即沿副打印方向隔热槽口与发热电阻块的最短距离,隔热槽口内可以有电阻材料,也可以没有电阻材料,当隔热槽口与发热电阻块的最短距离小于0.01mm时,所述的隔热槽口内没有电阻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部分地阻止发热电阻产生的热量向副打印方向的传递而引起的热量损失,提高热敏打印头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标记:绝缘基板1,发热电阻块2,共同电极3,个别电极4,隔热槽口5、电阻层6、导体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1,绝缘材料一般采用陶瓷,采用镀膜等技术在绝缘基板1上形成电阻层6,电阻层6上设有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导体层7,经过刻蚀在基板1上形成沿打印方向排列的发热电阻块2,发热电阻块2的侧面设有与发热电阻块2相连接的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共同电极3和个别电极4,上述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导线电极上设有隔热槽口5,隔热槽口5一般呈长条形并与打印方向平行,沿打印方向槽长可以大于发热电阻块2的长度,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发热电阻块2的长度,隔热槽口5可以同时设置在共同电极3和个别电极4上,也可以只在共同电极3或个别电极4上设置,还可以部分的在共同电极3或个别电极4上设置,隔热槽口与发热电阻块沿副打印方向的最短距离在0~1mm之间,隔热槽口5内可以有电阻层6,也可以没有电阻层6,当隔热槽口5与发热电阻块2的最短距离小于0.01mm时,所述的隔热槽口5内没有电阻材料,由于形成电阻层6的材料和形成导电层7的材料不同,所以刻蚀电阻层6和导电层7所用的材料与方法也不相同,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隔热槽口5内是否留有电阻材料,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