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加压式氧气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568.3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3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梅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加压 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手动加压式氧气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医用氧气袋,并不具有外备的压力,依靠氧气袋内的氧气自身压力给病人实施输氧。当袋内氧气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一般都要采用人坐、脚踩或者压东西等外加压力的办法,达到一定的氧流量,并将氧气袋内的剩余氧气尽可能用完,所以使用很不方便,也不够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动加压式氧气袋,当氧气压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手动充气形式为氧气袋加压,以求达到一定的氧流量,更好地为病人输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加压式氧气袋,涉及有充气导管、充气手球、单向阀、放气口、加压气袋、氧气袋和输氧管接头组成。所说的氧气袋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椭圆形球状,采用现有技术氧气袋的相同材料制作。在所说的氧气袋的一个面上,或者说是在至少覆盖氧气袋少半个面的外表面上,以重合的形式设置有加压气袋。在所说的加压气袋的一端,以内部相通的形式设置有充气导管。在充气导管的末端,设置有充气手球,在所说充气手球的末端,设置有放气口,在所说放气口的内端,设置有只能进入,不能退出的膜瓣式单向阀。用手捏放气口,可以使得放气口变形,也就是使得单向阀不能正常封闭堵塞,就可以使得加压气袋中的压力气体经放气口排出。在所说氧气袋的一端侧面,设置有氧气管接头,可以与输氧管对接,以实施输氧。当氧气袋内的氧气量不足时,可以手握充气手球,反复握动充气手球,向加压气袋内充气,加压气袋就会挤压氧气袋,也就为氧气袋加压,提高氧气袋的氧流量,直至将氧气袋内的氧气用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加压式氧气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效果好。尤其在急救车上使用,可以使得急救工作有条不紊,有利于急救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加压式氧气袋的结构示意图。1-充气导管 2-充气手球 3-单向阀 4-放气口 5-加压气袋 6-氧气袋 7-输氧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加压式氧气袋,涉及有充气导管1、充气手球2、单向阀3、放气口4、加压气袋5、氧气袋6和输氧管接头7组成。所说的氧气袋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椭圆形球状,采用现有技术氧气袋的相同材料制作。在所说的氧气袋6的一个面上,或者说是在至少覆盖氧气袋6少半个面的外表面上,比如整个面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以重合的形式设置有加压气袋5。在所说的加压气袋5的一端,以内部相通的形式设置有充气导管1。在充气导管1的末端,设置有充气手球2,在所说充气手球2的末端,设置有放气口4,在所说放气口4的内端,设置有只能进入,不能退出的膜瓣式单向阀3。用手捏放气口4,可以使得放气口4变形,也就是使得单向阀3不能正常封闭堵塞,就可以使得加压气袋5中的压力气体经放气口4排出。在所说氧气袋6的一端侧面,设置有氧气管接头7,可以与输氧管对接,以实施输氧。当氧气袋6内的氧气量不足时,可以手握充气手球2,反复握动充气手球2,向加压气袋5内充气,加压气袋5就会挤压氧气袋6,也就为氧气袋6加压,提高氧气袋6的氧流量,直至将氧气袋6内的氧气用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加压式氧气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效果好。尤其在急救车上使用,可以使得急救工作有条不紊,有利于急救工作的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梅,未经任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