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通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355.0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12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学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宝成 |
地址: | 257234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通针。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因粘连、瘢痕、神经卡压、软组织损伤和经络不通而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方面,针刀作为一种医疗器械已被广泛应用,其临床疗效也有目共睹。但刀刃在盲视下操作,对神经、血管等正常组织总是带有一定的损伤和危险,这是医患双方都比较担心的问题,使很多学习者望而却步,大大妨碍了针刀的推广。中医常用之针灸毫针,因针体太细,在松解瘢痕,剥离粘连方面又力不从心。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的医用通针,其具有针刀与针灸两者之优点,又克服双方之不足。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针头、针身、螺帽、夹簧和针柄组成,所述的针身通过螺帽和夹簧活动连接针柄,针柄的中部为扁平部,所述的针身的横截面呈圆柱形,针头呈卵圆形。
上述的针身的直径1.1—1.5mm,针身长9—15cm,多种不同的规格,便于选择。针头直径1.0mm,针柄人文化设计,小巧玲珑,持握顺手,可以一柄通用多种型号针体,还可以作为多种不同类型,如针刀、针灸针、火针、钩针等针具的通用针柄使用,因柄中部6扁平,故有定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安全、无痛苦。以痛为腧,以松解浅中层筋膜为主,必要时可以达到关节囊和骨膜。钝性分离粘连和瘢痕,解除神经卡压,减胀减压,恢复组织的供血供氧,改善微循环,恢复局部组织间的力平衡,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通针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具有痛苦小,疗效高,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轻者1-2次,重者3-5次既可治愈,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一种新型医疗针具。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针头1、针身2、螺帽3、夹簧4和针柄5组成,所述的针身2通过螺帽3和夹簧4活动连接针柄5,针柄的中部为扁平部6,所述的针身2的横截面呈圆柱形,针头1呈卵圆形。上述的针身2的直径1.1—1.5mm,针身长9—15cm,多种不同的规格,便于选择。针头直径1.0mm,针柄人文化设计,小巧玲珑,持握顺手,可以一柄通用多种型号针体,还可以作为多种不同类型,如针刀、针灸针、火针、钩针等针具的通用针柄使用,因柄中部6扁平,故有定向功能。
医用通针针体柱形,操作流利(锥形容易滞针);长短粗细九种不同规格,便于选择;针头呈卵圆形,使针头锐而不利,圆而不钝,在解除卡压,分离粘连,减胀减压,松解瘢痕方面,既安全又彻底,让更多的医者所掌握,使更多的患者所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学华,未经袁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