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过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72888.7 | 申请日: | 200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睿 |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宫克礼 |
| 地址: | 261021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供水管路系统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来水供水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管路长时间的使用,管路内壁出现碱化,管路的内表皮和水垢就会脱落到水中;2.城市高层楼房需经过二次供水,水中含有杂质;3.农村自来水供水系统水质净化不完全,水中也会含有杂质。带有杂质的水会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急切需要一种能够对水进行过滤的装置,以提高供水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清理水中杂质的管路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管路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还包括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本体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之间,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管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腔连通所述出水管接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端部开口的筒形过滤器,所述筒形过滤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过滤器基座上,所述过滤器基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上设有供所述筒形过滤器插入的本体空腔,所述筒形过滤器的插入端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和所述过滤器将所述本体空腔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筒形过滤器包括筒形支架,所述筒形支架上固设有筒形过滤网。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圈。
作为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从所述本体的底部向上插入所述本体空腔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管路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还包括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本体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之间,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管接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腔连通所述出水管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体上安装了过滤装置,水体通过本体的进水管接口流入与其相通的过滤装置的进水腔,再经过过滤装置的出水腔通过本体的出水管接口流出,从而达到过滤水中杂质的目的,当过滤网中积留的杂质较多堵塞过滤装置的过滤网后,只需将安装在本体底部的基座拧下,将积存在过滤网中的杂质清除,然后再将其安装到本体上就可以继续使用了,结构简单,安装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管路过滤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接口11和出水管接口12,还包括过滤装置2,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接口11和出水管接口12之间,所述过滤装置2的进水腔21连通所述进水管接口11,所述过滤装置2的出水腔22连通所述出水管接口12。
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端部开口的筒形过滤器,所述筒形过滤器包括筒形支架231,所述筒形支架231上固设有筒形过滤网232,所述过滤网232为不锈钢过滤网,是保证其在水中长期使用不生锈,不额外增加水中的杂质;因为在供水管路系统中,水体流动时会存在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设置支架231,过滤器长期使用,压力的存在会将过滤网受压变形,达不到完全过滤的效果。
所述筒形过滤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过滤器基座24上,所述过滤器基座2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本体1上设有供所述筒形过滤器插入的本体空腔13,所述过滤器从所述本体1的底部向上插入所述本体空腔13内,过滤器向上插入便于杂质的自然沉积,所述筒形过滤器的插入端设有密封装置25,所述密封装置25为密封圈,防止未经过滤的水体从出水接口12中流出,造成水体不能完全过滤,所述密封装置25和所述过滤器将所述本体1空腔13分隔为进水腔21和出水腔22。
当然进水管接口11和出水管接口12也可以设置于其它位置,如将进水管接口11设置于与过滤器基座24同轴的位置,而且进水管接口11和出水管接口12的作用也可以对调,将进水管接口11用作出水管接口,将出水管接口12用作进水管接口,
本实用型新结构简单,过滤效果显著,安装、清除杂质方便,不仅可以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用到部分食品加工业的生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睿,未经李明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2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