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微创手术用组织分离导向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72436.9 申请日: 2008-09-28
公开(公告)号: CN201283001Y 公开(公告)日: 2009-08-05
发明(设计)人: 牟宇科;战民庆;张英杰;宋军训;王永;张黎明;邓永岱;楚晓丰;慰建杰;毕前航;纪伟彬;王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 战民庆
主分类号: A61B17/92 分类号: A61B17/92;A61B1/32
代理公司: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于 涛
地址: 264200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骨科 手术 组织 分离 导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科微创手术用组织分离导向器。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医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深入,使骨科在创伤领域不断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在治疗上要求更加具备高精度、低创伤、低消耗,在不断创新技术手段的同时又力图使治疗更加安全化、高效化。

从1920年第一台膝关节镜设计制成,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应用,1921年瑞士Brichtr首例应用于膝关节一直到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国内的关节镜技术在逐步普及的基础上,开拓了更为广泛的使用范围,在有了这门技术的同时,针对临床工作,就目前而言,四肢骨折多采用钢板和螺钉作为骨折固定的内置物,骨折愈合后,须将钢板和螺钉内置物从体内取出,传统的钢板取出手术方法是按照原手术切口,逐层切开进入钢板部位,原则上切口不能短于钢板长度,这种手术不仅切口长,组织损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且切口感染机会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且这种手术方法与现代的微创理念相悖。

所谓的微创手术,作者杜靖远在2007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上发表一篇“骨科微创手术的现状和展望”一文,曾将微创手术定义为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干预,达到外科疗效,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持最佳内环境的稳定,最轻的全身反应,最短的愈合时间,最少的瘢痕愈合,以及最好的心理效应,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使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恢复功能。利用关节镜做微创手术,手术时,取钢板两端切口各2.0cm,沿钢板钝性剥离软组织,将关节镜插入到钢板和软组织之间,辨认螺钉所在的位置,通过关节镜定位后在皮肤上切小口,放入改锥取出螺钉,其不足是:一是由于操作没有数字化定位,加之钢板和螺钉被骨痂及纤维组织包裹,手术难度大,需关节镜反复调整定位,查找螺钉困难,时间较长,二是由于人工建立的“腔隙”,难免有软组织纤维、瘢痕等遮挡关节镜的视野,工作通道狭小,很难使关节镜的进水压力使通道扩大,因此,螺钉的暴露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为关节镜创造工作腔隙的具有分离、导向、定位作用的骨科微创手术用组织分离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科微创手术用组织分离导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阶梯形钢板,钢板是由导向板、推板和手把构成,导向板一端经推板与手把相连接,导向板上设有能通过改锥的长条形中空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板上设有刻度,以利于更加精确地找到螺钉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板前端呈弧形,前端面与底面呈一定斜度,以使本实用新型在向前推动时,受到的阻力小,使前端较锐利地分离软组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结合关节镜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内置物的取出,扩大了关节镜适应症,人工造成腔隙工作室,给我们手术创造了微创空间和数字化定位,为一种微创手术,使病人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也减轻了病人痛苦,减轻了病人恐惧心理,使手术更加快捷、方便、精确,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导向板1、推板2、手把3、中空槽4、刻度5、钢板6、关节镜7、改锥8、螺钉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骨科微创手术的组织分离导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阶梯形钢板,钢板是由导向板1、推板2和手把3构成,导向板1一端经推板2与手把3相连接,导向板1上设有能通过改锥的长条形中空槽4,导向板1上设有刻度5,以利于更加精确地找到螺钉9的位置,导向板1前端呈弧形,前端面与底面呈一定斜度,以使本实用新型在向前推动时,受到的阻力小,使前端较锐利地分离软组织。本实用新型设有不同的长度和宽度,其最佳长度为8厘米、10厘米、12厘米、15厘米、20厘米,其最佳宽度为1.4厘米和2厘米,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术采用股骨干部位,用一个组织分离导向器沿钢板6表面反复向前推动分离组织,将导向板1放在钢板6上后,用另一个组织分离导向器向上提拉,人工造成关节镜7工作腔隙,在关节镜7下读取螺钉9所对应导向板1上的刻度5数字,在皮肤表面借助钢尺定位,在定位处切开1-2厘米的小口,直达螺钉9,用改锥8将螺钉9取出,依次取出各螺钉9,通过两端任意一处切口取出钢板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结合关节镜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内置物的取出,扩大了关节镜适应症,人工造成腔隙工作室,给我们手术创造了微创空间和数字化定位,为一种微创手术,使病人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也减轻了病人痛苦,减轻了病人恐惧心理,使手术更加快捷、方便、精确,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适宜胫腓骨、尺桡骨、股骨近端、膝关节周围内置物的取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战民庆,未经战民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2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