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穴灸疗的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1899.3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绪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绪旺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031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穴灸疗 医疗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穴灸疗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中医诊疗中有一种方式,称为针灸,其主要是通过针灸穴道来增加血液的流畅性,进而促进新陈代谢。在灸疗前,先将受伤部位进行热敷,使受伤部位的血管扩张,达到舒筋的效果,以避免在针灸期间,因血液循环不顺畅,而增加受伤部位的负担。专利号为200520105793.X,名称为“具有发热效果的热敷垫具及其护具”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热敷医疗器械,其主要由护具本体、翼片及加强片构成,护具本体内设有碳纤维电热丝。上述结构的热敷医疗器械使用时,需要用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需外部能量的透穴灸疗的医疗器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透穴灸疗的医疗器械,包括呈片状的护具本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护具本体一表面上设有基片,基片的一表面上粘接有托玛琳颗粒。
使用时,把护具本体包覆受伤部位,使基片贴覆在受伤处,利用人体自身的能量激活托玛琳颗粒,使之发出远红外线,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激活人体经络穴位,达到活化细胞,畅通气血,透穴温灸的效果。
所述托玛琳颗粒均匀分布在基片上且占基片面积的20-80%。
所述托玛琳颗粒的粒径为0.01-0.1μm。
所述护具本体的两表面和基片的另一表面各设有接合件,基片通过接合件连接在护具本体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翼片和加强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小腿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腰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透穴灸疗的医疗器械,包括呈片状的护具本体1和基片3。护具本体1的两表面上各设有能相互扣合的接合件2,图中只示出了一个表面上的接合件2,接合件2为粘扣带,粘扣带为市场销售的公知产品。基片3的一表面上通过生物胶粘接托玛琳颗粒4,托玛琳颗粒4的粒径为0.01-0.1μm,托玛琳颗粒4均匀分布在基片上且占基片面积的20-80%。基片3的另一表面设有接合件2,基片3通过接合件2连接在护具本体1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包含有翼片5和加强片6,翼片5的表面上设有与护具本体1相互扣合的接合件2,加强片6的表面上设有与护具本体1和翼片5相互扣合的接合件2。
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小腿时,直接将护具本体1包覆在小腿上,利用加强片6将护具本体1固定于小腿上。
如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用于腰部时,可利用两翼片5把护具本体1缠在腰上,还可将加强片6通过接合件2固定在护具本体1上或者两翼片5上,以增强透穴灸疗的医疗器械的整体拉力。
基片3可以采用天然纤维织物或者合成纤维的混纺织物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绪旺,未经蔡绪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管多腔道式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
- 下一篇:组合式远红外桑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