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导油槽气门挺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1451.1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英;徐志江;徐国明;钟建苗;张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F01M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5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槽 气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导油槽气门挺柱。
背景技术
气门挺柱是发动机配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其移动、转动是否灵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常见的气门挺柱有直筒形、菌形(T型)、缩腰形等,每种形状的气门挺柱上都有至少一个导油孔。气门挺柱的工作状态为上下移动及转动,受力为挺柱与导筒壁的滑动摩擦力。动作是否灵活,与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润滑是否充分有很大关系。
直筒形挺柱,接触面积大,滑滑也最不充分;菌形接触面积小,润滑充分,但挺柱强度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失。缩腰形挺柱接触面及润滑情况介于两者之间,权衡挺柱长度方向强度,其接触面也不可能太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气门挺柱动作更灵活而提出一种带导油槽气门挺柱。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为沿挺柱外侧轴向设置导油槽,导油槽沿挺柱外侧圆周均布,导油槽内设置导油孔、回油孔。
所述导油槽可以为直线形或为曲线形。
所述带导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气门挺柱相比,动作时与导筒接触面较小,最主要的是滑润更充分,动作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挺柱,2-导油孔,3-回油孔,4-导油槽,5-导油道,6-回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三只导油槽的实施例:
挺柱1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直线形导油槽3,导油孔2、回油孔3分别位于其中一只导油槽内,三根导油槽成120°角均布。
缩腰形等其它形状挺柱,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油槽,导油孔、回油孔可不在导油槽内。
所述导油槽可以为曲线(螺旋线、渐开线等)形,在挺柱外侧面沿轴向伸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却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合金饰品翻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