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感应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70283.4 | 申请日: | 200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庆;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荣庆 |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G01S13/04;G01S13/5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高 |
| 地址: | 315600浙江省宁海县科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感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感应器件,特别是一种微波感应盒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微波的多普勒效应使微波感应器件在探测移动物体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它与红外线探测相比,具有不受非金属材料阻隔的,可超越诸如塑料、玻璃和木料的阻挡,检测特定范围内不明物体的移动状态,而且不受周围环境热源的干扰,能全天候的工作,对移动物体作出准确的反应。但目前使用的微波感应器件仍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不足影响微波感应器件的发展,例如各种微波器件都包括微波元件和微波电路两部份,这两部份都制作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印刷线路面积的限制,微波电路的电子元器件排列密集程度或多或少影响微波器件中电感、电容的变化,线路板的电磁分布、散热等诸多问题都影响微波发射与接收效果和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用微波器件和微波电路作探测器时存在影响可靠性问题,设计一种新的盒体结构,一种微波器件与微波电路互不影响的微波感应盒,以提高微波感应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微波感应盒结构,包括与盒体连成一体的盒盖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微波器件板,微波器件板中间设一微波天线,微波器件板的引出导线与设在底座上的线路板相连接。
上述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把印刷线路板分割成2块,其中一块以微波器件为主,另一块以设制讯号处理电路为主,把组成电子电路的电子元器件都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微波器件板搁放在电子线路板上,中间用支撑框架将微波器件板与电子线路板相隔开,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使微波器件板的工作不受电子线路板上各种元器件工作的干扰,也就是互不干扰,特别是微波板的混频、谐振不受电路线板上诸多电容、电感电磁场分布的影响,再是线路板散热不影响微波板上电容、电感参数,从而使发射和接收信号稳定,保持工作的稳定性,还有是可以减少微波感应器盒的设计面积,可以设计得小巧些,提高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解图。
图2为微波器件板、支撑框架和线路板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微波感应盒包括盒盖1、底座5,设在盒盖1中间的微波器件板2,设在底座5上的线路板4,设在微波器件板2和线路板4之间的支撑框架3,微波器件板2根据主动式传感器的需要设计,发射频率为5.8GH2的电磁波,高频输出小于10mw的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的微波器件板为34×34mm的PCB板,板内设计若干分散的圆点孔和条形圆孔作噪声屏蔽的分布电容和电感,提高电磁辐射效率,微波器件板中间设一天线21收发与接收兼用,长度为10~15mm。
图2所示为微波器件板2、支撑框架3和线路板4的分解图,微波器件板2的底板22套合在支撑框架3的正方形开口35内,天线21在盒盖1的中空腔11的中间位置。支撑框架3下设四个支撑脚31穿过线路板4的脚孔40与底座上的安装座51相固定。支撑框架3一侧的引出导线34,其一端与微波器件板2导线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4导线接口相连接,设在引出导线34同侧的发光二极管支座32和光敏二极管支座33分别与盒盖1上的发光二极管孔12和光敏二极管孔13相对应,用于固定和引导发光二极管42和光敏二极管43。线路板4的中间平面上线路安装感应器控制芯片41,及其外围的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和电容元器件。线路板4一侧设置探测距离调节旋扭44,可调探测距离1~8米,时间延迟旋扭45可设置8秒~12秒延时,光控设置旋扭46可设工作照度2~2000LuX。电源线由电源插孔47连接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荣庆,未经王荣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0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油橡胶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