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钩假饵固定垫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69832.6 | 申请日: | 200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4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强 |
| 主分类号: | A01K97/06 | 分类号: | A01K9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53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钩假饵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飞钓(fly fishing)领域的毛钩(fly)以及应用于运动钓鱼(sport fishing)领域的假饵(Bait或lure)的固定垫。
背景技术
飞钓流行于欧美等国家,而毛钩在飞钓中充当鱼饵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毛钩的固定装置普遍采用美国专利号US6079148A公开的毛钩固定垫,这种毛钩固定垫是由发泡材料做成固定垫本体,在本体上设有矩形切除区,未切除的区域相对切除区为台阶区,在台阶区设有切缝,切缝通过导向槽和切除区连通,该导向槽一般为“V”形,切缝的另一端点封闭。
这种毛钩固定垫有以下缺陷:
(1)这种毛钩固定垫固定毛钩的方式单一,造成使用不便。使用这种毛钩固定垫固定毛钩,毛钩先要立放在切除区,然后还要对准“V”形导向槽,钩尖在下且朝向“V”形导向槽尾端,然后把毛钩推进切缝。如果毛钩钩尖朝切缝方向,再拉进切缝,钩尖往往可能会钩住“V”形导向槽侧壁,使得毛钩无法继续推进切缝,达不到固定目的,而且还会破坏固定垫。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这种毛钩固定垫的时候要确认毛钩钩尖朝向,才能把毛钩推进切缝固定,这就在使用上给操作者带来很大不便。另外飞钓的时候,外界光线有时不足,因此在确认毛钩钩尖朝向的时候也有些困难。
(2)通用性不强,增加钓鱼爱好者成本。因切缝细微,且整个毛钩垫又用胶水和底座粘在一起,且在固定时,毛钩距前部“V”形导向槽的切缝很近,因此,把毛钩推进切缝受到阻力较大。因此,固定比较吃力,固定起来也比较慢。如果把切缝做的比较大,则较小型号的毛钩往往固定不住,容易脱离切缝。因此,不同型号和类型的毛钩需要不同的毛钩垫和它匹配,例如,干式和湿式毛钩需要用干式和湿式毛钩垫;饰带式毛钩(streamer fly)用饰带式毛钩垫;海钓毛钩(saltwater fly)用海钓毛钩固定垫。因此,钓鱼爱好者往往要带多种类型的含此毛钩垫的毛钩盒。这不仅占空间,而且还增加了钓鱼爱好者的消费成本。
而且,管形毛钩(tube fly)无法插入上述专利的切缝中进行固定。
另外,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毛钩或假饵无法用上述专利或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固定或者固定比较困难。这些毛钩或假饵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只有一个钩的毛钩或假饵(毛钩或假饵体和钩连接成一体),如L形或R形旋转假饵(spinner bait)、噪音假饵(buzz bait)等等;第二类是只有一个钩的毛钩或假饵(毛钩假饵体用圆环和钩连接),如一个钩的鱼形假饵、钥形毛钩(spoon fly)、钥形假饵(spoon bait lure)等等,这一类毛钩或假饵,一般会带有鱼形、扁平形状的叶片或亮片,并且毛钩或假饵的形状比较复杂;第三类是带1个或多个2本钩或3本钩的毛钩或假饵,这类毛钩假饵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典型的鱼形假饵、管形毛钩(tube fly)、钥形假饵、旋转假饵等等。
对于第一类毛钩或假饵,在美国专利US2004256260中公开了一种R形(L形)旋转假饵盒。其使用方法是用一只手拿R形(L形)旋转假饵,将钢丝条51和R型环放入塑料两凹槽凸起的边缘的中部条型槽中,再用另一只手将金属旋转叶片放入塑料凹槽内,然后将钩54压入泡沫夹紧装置固定条的31内。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钢丝条51和R型环以及金属旋转叶片得不到有效的固定;且金属旋转叶片和其连接装置有的长度达8cm,在运输中处于摇摆状态,R形(L形)旋转假饵金属旋转叶片及其连接装置与另一R形(L形)旋转假饵金属旋转叶片及其连接装置会产生碰撞,可能会破坏表面,甚至相互绞结。如果要不相互产生碰撞,则必须R形(L形)旋转假饵之间的距离足够宽,但这会浪费大量的存放空间。显然这种技术方案也不可行。另外,将钩51压入泡沫夹紧装置固定条的31内,必须克服钢丝的本身的弹力(一般来说成80度左右),由于弹力较大,即使压入泡沫夹紧装置固定条的31内,有可能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钩从泡沫夹紧装置固定条的31内弹出,特别是在使用多次后,这种可能性会非常高。如果将泡沫夹紧装置固定条做得很紧,就很难压入鱼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强,未经周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用的抱被
- 下一篇:秸秆碎料给料机用防卡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