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炉抽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9373.1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0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舒奇蒙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6 | 分类号: | F27B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7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炉 抽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炉抽风结构,尤其是一种使用在太阳能硅片烧结炉的抽风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硅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在经过印刷背电极、烘干背电极、印刷背电场、烘干背电场、制作栅极等系列工序后需要进入最后的烧结工序;而烧结工序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品质,整个烧结工序在烧结炉内完成,炉体内的温度控制成为此工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对于烧结炉的抽风管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烧结炉腔体内热场的稳定性能,现有烧结炉的抽风管结构采用方式为抽风管与烧结炉直接连接的方式,这样虽然可以有效进行抽风,但当出现抽风风力偏大偏强情况时,直接连接的方式容易将烧结炉腔体内的较大部分热量带走,造成烧结炉腔体内部热场不稳定,影响烧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烧结炉的抽风管在出现抽风风力偏大偏强的情况时,抽风管容易将烧结炉腔体内的部分热量带走,造成烧结炉腔体内部热场不稳定的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以更好的处理抽风管的抽风实际效果,能够更好的保证烧结炉腔体内部热场的稳定性的烧结炉抽风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烧结炉的炉身、抽风管、抽风管出口,炉身上设有烧结炉的出气管,在出气管的正上方设有抽风管,出气管与抽风管两者为分开的单独结构,抽风管的抽风管口口径大于出气管的出气管口口径,抽风管口距离炉身的高度大于出气管口距离炉身的高度。采用这种出气管与抽风管分开的结构,配合使用时可更好的避免在抽风的风力偏大时因管道直接相连接而将烧结炉腔内部分热量带走而造成内部热场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达到增加烧结炉腔体内的稳定性效果,提高产品质量的合格率。
作为优选,抽风管为喇叭罩状结构。
作为优选,分开的抽风管口与出气管口的垂直距离约为9~11cm。
作为优选,抽风管的抽风管口的口径截面积约为出气管口的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烧结炉的抽风管结构更改设置为烧结炉炉身的出气管与抽风管两者采用为分开的单独结构方式,可以更好的避免在抽风的风力偏大时因管道直接相连接而将烧结炉腔内部分热量带走而造成内部热场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达到增加烧结炉腔体内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合格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烧结炉抽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烧结炉的抽风结构,包括烧结炉的炉身(30)、抽风管、抽风管出口(12),炉身(30)上设有烧结炉的出气管(20),在出气管(20)的正上方设有抽风管(10),出气管(20)与抽风管(10)两者为分开的结构,抽风管(10)的抽风管口(11)口径大于出气管(20)的出气管口(21)口径,抽风管口(11)距离炉身(30)的高度大于出气管口(21)距离炉身(30)的高度;抽风管(10)为喇叭罩状结构,出气管(20)与抽风管(10)配合使用在烧结炉(30)的抽风装置中;抽风管口(11)与出气管口(21)分开的垂直距离约为9~11CM,抽风管的抽风管口(11)的截面积约为出气管口(21)的3倍。获得更佳抽风效果及烧结炉腔体内热场的稳定性。
在烧结炉的烧结工作过程中,当抽风管上的抽风风力偏大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影响,带走抽风管口下方的空气流进而避免了将烧结炉腔体内的教大部分热量带走,增加了烧结炉腔体内的热场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舒奇蒙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舒奇蒙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调度指挥系统
- 下一篇:安全防护方法、网关设备及安全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