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继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9110.0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5/18 | 分类号: | B60T1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35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继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继动阀。
背景技术
继动阀用于长管路的末端,使储气筒的压缩空气快速充满制动气室,如在挂车或半挂车制动系统中。在载重汽车的制动系统里,继动阀用于向制动气室快速增压和降压,加速了行车制动和停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起缩短制动响应时间和压力建立时间的作用;一般的差动继动阀,用于防止行车及停车系统同时操作,组合式弹簧制动缸及弹簧制动室中的力的重叠,从而避免机械传动元件超负荷使弹簧制动缸迅速充、排气。目前常用继动阀阀内设有一个阀门,阀口均设在阀体及活塞上,增加了阀体及活塞的制造加工难度,同时在搬运继动阀过程中容易碰坏阀口,从而降低阀口的密封性能,影响继动阀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继动阀,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汽车继动阀由于阀口均设在阀体及活塞上,导致阀体及活塞的制造加工难度,以及在搬运继动阀过程中容易碰坏阀口,降低阀口的密封性能,影响继动阀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上盖和阀体,上盖设有控制口,阀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上盖内设有活塞,阀体内设有阀门总成,阀门总成连接固定在阀体底部的复位件,上盖和阀体通过活塞、阀门总成和复位件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阀门总成和进气口之间形成气腔A,阀体、阀门总成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B,阀门总成内设有气腔E并与大气相通,阀体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F,上盖和活塞之间形成气腔D,上盖、活塞和控制口之间形成气腔C。
进一步,阀门总成包括阀杆和依次固定在阀杆上的上阀门及上阀门座、阀座、下阀门及下阀门座,上阀门顶部与活塞对应,下阀门顶部与阀体对应。
更进一步,阀杆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轴用弹性挡圈,下阀门座抵住轴用弹性挡圈。
更进一步,上阀门座与阀座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
进一步,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和弹簧座,复位弹簧一端抵住下阀门座,复位弹簧另一端抵住弹簧座。
更进一步,下阀门座与弹簧座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
进一步,弹簧座底部设有底座,阀体内设有用于固定的孔用弹性挡圈,复位弹簧、弹簧座和底座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固定在阀体内。
更进一步,弹簧座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保证了阀口的密封性能,通过上阀门和下阀门固定在阀杆上,上阀门顶部抵住上盖,下阀门顶部抵住活塞,使阀口设在上阀门和下阀门上,在搬运过程中不会破坏阀口,保证阀口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上阀门座与阀座之间设置的第一O型密封圈、下阀门座与弹簧座之间设置的第二O型密封圈以及弹簧座与阀体之间设置的第三O型密封圈,使得整个阀门总成的密封性能高,保证继动阀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适用于各种采用空气制动系统的车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继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K-K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I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活塞抵住上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活塞推动阀门总成下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上盖1和阀体2,上盖1和阀体2用四个六角头螺栓13和弹簧垫圈12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盖1和阀体2之间设有第四O型密封圈14用于密封,上盖1设有一个控制口6,控制口6连接汽车脚制动阀,阀体2设有一个进气口7、四个出气口8和一个排气口9,进气口7连接汽车储气筒,出气口8连接制动气室,排气口9与大气相通。
上盖1内设有活塞5,活塞5与上盖1之间设有第五O型密封圈15和第六O型密封圈16用于密封,活塞5与阀体2之间设有第七O型密封圈17用于密封,阀体2内设有阀门总成3,阀门总成3连接固定在阀体2底部的复位件4,上盖1和阀体2通过活塞5、阀门总成3和复位件4形成有气腔A、气腔B、气腔C、气腔D、气腔E和气腔F,阀体2、阀门总成3和进气口7之间形成气腔A,腔气A与进气口7相通,阀体2、阀门总成3和活塞5之间形成气腔B,气腔B与出气口8相通,阀门总成3内设有气腔E,气腔E始终与大气相通,阀体2和活塞5之间形成气腔F,上盖1和活塞5之间形成气腔D,上盖1、活塞5和控制口6之间形成气腔C,气腔C与控制口6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座椅结构
- 下一篇:带GPS的数字化接触网综合参数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