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鲜叶筛分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9045.1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鲁成银;毛祖法;尹军峰;张其吉;阮建云;陆德彪;袁海波;杨建灿;杨水寿;石元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鲜叶 筛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鲜叶加工机械领域,涉及茶鲜叶分级机,主要涉及一种茶鲜叶筛分机,主要用于对机采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利用茶鲜叶同筛孔间大小的相关性,当茶鲜叶在筛网上面往前移动时,部分较小的鲜叶可以通过筛孔掉落至下一层,如此类推,实现茶鲜叶大小分级的目的。
背景技术
茶鲜叶分级机,目前在产业上使用的较广为滚筒式鲜叶分级机。该设备主要以竹篾为原料,将其编织成布满筛孔的滚筒,滚筒上的筛孔由大到小分布,当鲜叶在其中滚动时可以实现茶鲜叶的粗略分级。但由于原料所用竹篾较细,使用过程中茶鲜叶容易挂在滚筒上,将筛网堵塞,且鲜叶损伤率较高,不利于嫩度要求较高的名优茶鲜叶原料(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的分级处理。因此滚筒式鲜叶分级机在实际生产上使用率不高,急待研制出新型分级设备以实现对机采鲜叶的精细分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鲜叶筛分机,由前底座柱、后底座柱、变频电动机、连接轴、支撑板、筛网和变频控制器组成,变频电动机连接变频控制器,由变频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运动频率,电动机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板连接,筛网通过连接架与支撑板连接,形成筛分机平面,前底座柱和后底座柱长度可调,支撑板与前底座柱和后底座柱连接,且后底座柱高于前底座柱,使筛分机平面形成斜度。
筛网前端可折叠α度角,有利于鲜叶借用前冲力透过筛网孔。
根据需要筛网可设置为多层筛网,即在筛网的上面再增加一层或多层筛网,每层筛网的筛孔大小有别,上层筛网的筛孔大,下层筛孔小,每层筛网间保持>10cm空间,每层筛网可因需要自如拆装,筛网上面的部分茶鲜叶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筛网上的孔径掉落在支撑板上,实现茶鲜叶大小分级的目的。
筛网的网孔为六角形,网孔的分布为交错式,网孔间的带宽>0.5cm。
电动机启动后,由变频控制器调节至适宜运动频率,通过连接轴将动力传递到支撑板上,随后支撑板连同筛网作前后往复运动,同时带动筛网上的茶鲜叶往前运动。在此过程中,体积较小的茶鲜叶通过筛网掉落至下一层,体积较大的部分仍留在上面,如此类推,最终实现茶鲜叶根据体积大小分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运动时筛网同时运动,使筛网上面的部分茶鲜叶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筛孔掉落在下一层,实现茶鲜叶大小分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采摘鲜叶原料的分级处理,可满足不同等级茶产品的加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鲜叶筛分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筛网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鲜叶筛分机,由底座柱子1、底座柱子2、电动机3、连接轴4、支撑板5、筛网6、变频控制器8组成,变频控制器8与电动机3相连,用于控制控制电动机3的运动频率,电动机3通过连接轴4与支撑板5相连,筛网6通过连接架7与支撑板5连接,形成筛分机平面。支撑板5与前底座柱1和后底座柱2连接,前底座柱1和后底座柱2长度可调,且后底座柱2高于前底座柱1,使筛分机平面形成斜度。筛网6前端可折叠α度角,有利于鲜叶借用前冲力透过筛网孔。
筛网6根据需要可设置为多层,形成多层网筛,且每层筛网间保持>10cm空间,每层筛网可因需要自如拆装,筛网6上的网孔为六角形,网孔的分布为交错式,网孔间的带宽>0.5cm。
具体操作时,首先启动电动机3,由变频控制器8调节至适宜运动频率,随后支撑板5连同筛网6作前后往复运动,同时带动筛网6上的茶鲜叶往前运动。在此过程中,体积较小的茶鲜叶通过筛网6掉落至下一层,体积较大的部分仍留在上面,如此类推,最终实现茶鲜叶根据体积大小分级的目的。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底座柱的高低确定筛分机平面适宜的斜度,斜度越大,鲜叶向前运动越快。可以通过变频控制器选择电动机适宜的运动频率,频率越高,茶鲜叶向前运动越快。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孔径的筛网,茶鲜叶整体体积较大时可以选择筛孔大的筛网,体积小时可以选择筛孔较小的筛网,如果整体体积均一性较差时可以选择多层筛网,第一层选择筛孔较大的筛网,第二层选择筛孔稍小的筛网,第三层筛选筛孔再小的筛网,如此类推,直至能满足要求为止。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要将筛网折成α角。当茶鲜叶量较少,鲜叶从筛网后端运动至前端即可有效分离的情况下无需将筛网折成α角,而当茶鲜叶量较大,鲜叶从筛网后端运动至前端仍无法有效分离(或是由于筛网长度不够)时,可以将筛网折成α角,有利用支撑板的前冲力继续进行分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前后气动挂档副箱的组合变速器
- 下一篇: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