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道支撑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68740.6 | 申请日: | 2008-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9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见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见元 |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卜华忠 |
| 地址: | 312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泪道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泪道阻塞引起眼部流泪是一种常见眼病。用泪道探通术治疗这种眼病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泪道探针、冲洗式泪道探针、或用激光针的热效应,把泪道的阻塞部位打通,有的还在探通的泪道中穿一根丝线,以达到泪道畅通的目的。但人的泪道并非象塑料、金属管道一样周边拱起有中心管腔,也不象人、动物气管有环状软骨支撑。人的泪道似剖开的动物肠子一样,软性且有弯道,内壁上下贴近,如内壁粘膜某部擦伤受损,或泪道的狭窄部位细菌感染,特别易引起粘连阻塞。用泪道探针探通泪道后,由于阻塞和狭窄部位的泪道内壁表面粗糙,继发泪道再粘连阻塞的病例相当多见。为防止泪道探通后再粘连阻塞,有的医生用一根丝线穿入泪道并固定一定时间,这样虽然能延缓泪道再粘连阻塞,但如果医生使用的丝线太粗就无法穿入泪道,丝线太细又不能使探通的泪道重新扩张至泪道原有的生理管腔,泪道狭窄或粘连部位的支撑作用达不到要求,发生再粘连、阻塞的比例仍然较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泪道支撑器,使探通术后的泪道保持畅通。
一种泪道支撑器,包括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体,导线与弹性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后端还有尾线,所述弹性体可以是弹簧或弹性乳胶。当弹性体是弹性乳胶时,弹性体内可以有密闭空腔。
本泪道支撑器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探针插入泪道后,将泪道支撑器前端的导线导入空心、开口式泪道探针,从下鼻道鼻泪管出口穿出,用钩子从下鼻道拉出导线,然后拔出探针,把泪道支撑器留置在泪道中。由于弹性体被拉伸后变细可以轻松穿过泪道,留置在泪道后弹性体回缩变粗,使泪道扩张至原有的生理性大小管腔,利于泪道内壁上皮细胞自身修复,适时拉出或更换泪道支撑器,可以达到畅通泪道的治疗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看图1,一种泪道支撑器,包括导线1和一弹性体2,弹性体为弹性乳胶,弹性乳胶内有密闭空腔4,导线与弹性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后端还有尾线3。使用本实施例泪道支撑器,可以向空腔内注水或气,通过调节水、气囊的大小可以调节泪道支撑器的大小
实施例二
参看图2,一种泪道支撑器,包括导线1和一弹性体2,弹性体为弹性乳胶,导线与弹性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后端还有尾线3。使用本实施例泪道支撑器,可以两头拉伸和释放,使弹性体在泪道内变细和变粗,帮助泪道内壁细胞的自身修复。
实施例三
参看图3,一种泪道支撑器,包括导线1和一弹性体2,弹性体为弹簧,导线与弹性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后端还有尾线3。使用本实施例泪道支撑器,可以从弹簧的中空注入抗菌药液,消除泪道内壁炎性病灶,达到泪道畅通的治疗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见元,未经高见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电动按摩床
- 下一篇:一种经阴子宫切除用自动拉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