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泡塑料射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8087.3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1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翔;陆孝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陆孝庭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46;B29C45/76;B29C45/54;B29C45/6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黄美娟 |
地址: | 31130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塑料 射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塑料射出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塑料的成型一般是向一个装有螺杆的送料管内同时送入塑料并注入气体,送料管上装有加热装置,使塑料融化,在螺杆的搅拌下,融化的塑料与气体充分混合,形成内含气泡的塑料熔液。熔液从送料管的前端输出,经模具后冷却成型。由于发泡塑料制造过程中必须在螺杆以定速持续的旋转下保证融融的塑料与气体均匀的混合且须在料管中保持均匀的压力,否则气泡在塑料中的溶解就会不均匀或是发生膨胀现象,此时物料的成型将会不稳定。由于发泡塑料的这一特点,一般只适合挤塑成型法,适合制造型材产品。
对于一般的注射成型产品,以目前的注塑机械几乎都无法使用发泡成型。注射成型机械不适应发泡塑料的关键在于注射机构是一模一模进行生产,每注射一模就要求塑料熔液的输入有停顿,而发泡塑料熔液的顺利生成和送进必须是连续的,这样才能保持塑料中气体稳定的融融及物料压力的稳定,使物料内的气泡均匀,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一旦停顿,容腔内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气体将无法持续均匀的进入及融融在塑料中,残留的塑料熔液内的气泡立即膨胀,破坏容腔内的压力环境,使下一模塑料熔液无法顺利送进。两者的矛盾无法调和。然而,由于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发泡塑料节约原材料又不降低结构强度的特点变得十分诱人,现实生产存在对发泡塑料的射出成型方法和设备的需求。而目前存在的射出发泡技术也无法有效的解决此一问题。
申请人先前申请的中国专利200720191869.4号通过设立储料机筒解决了注塑机容腔内部的压力稳定的问题,使塑料气泡熔液的稳定问题得到解决,但是,该实用新型的供气采用传统发泡机的一次注气方式。受气体溶入塑料熔液速度的限制,一次注气的速度不能太快,因此,该实用新型所制造的发泡注塑件的减重比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稳定可靠、又有较大减重比的发泡塑料射出成型方法及其射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泡塑料射出成型方法的专用设备发泡塑料射出成型装置,包括一用于注入塑料、气体以形成含气泡塑料熔液的加料机筒,加料机筒上连接有第一输气装置、料斗、加热装置,加料机筒的内腔装有螺杆,螺杆连接旋转驱动机构;
加料机筒内腔的前端连通储料机筒的内腔,储料机筒还有压出机构、第一容量测量机构;
储料机筒的容腔的前端通过第二止回阀连通射出机筒的内腔,所述的第二止回阀后连接有第二输气装置,射出机筒还装有射出机构和第二容量测量机构,射出机筒前端装有喷嘴。
进一步,所述的螺杆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的射出机筒的射出机构、第二容量测量机构、所述的储料机筒的压出机构、第一容量测量机构都信号连接于一中央控制器,按照以下工序动作:a.中央控制器向射出机构发出所述的射出机筒做射出动作的信号;b.中央控制器向压出机构发出所述的储料机筒向射出机筒补料的信号,当第二容量测量机构发出射出机筒补料到额定值的信号时,中央控制器向射出机构发出停止射出机筒的活塞的后退动作的信号;c.所述的加料机筒向所述的储料机筒补料,同时射出机筒静置;当第一容量测量机构发出所述的储料机筒补料到达额定值时的信号时,中央控制器向旋转驱动机构发出停止所述的螺杆的旋转动作的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止回阀后的第二输气装置后,设置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加料机筒内腔的前端与储料机筒的内腔之间,装有第一止回阀。
进一步,所述的储料机筒上还装有用于检测容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的压力检测装置连接于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接收压力检测装置的信号并根据信号调整压出机构中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的储料机筒的压出机构具有如下结构:储料机筒的容腔内装有第一环形支承座,第一活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承座内,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支承座密封配合,第一活塞杆与容腔壁之间有间隙,容腔的物料进口紧靠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第一活塞杆后部与第一推力部件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射出机筒的射出机构具有如下结构:射出机筒的射出容腔内装有第二环形支承座,第二活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承座内,第二活塞杆与第二支承座密封配合,第二活塞杆与射出容腔壁之间有间隙,射出容腔的物料进口紧靠所述的第二支承座;第二活塞杆后部与第二推力部件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推力部件、第二推力部件是油缸或伺服电机驱动丝杆的电动顶推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料管的的内腔壁上开有前后延伸的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陆孝庭,未经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陆孝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软管化妆容器结构
- 下一篇:负荷断点的模糊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