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油风扇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8022.9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鸣;高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2 | 分类号: | F01P7/12;F16D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104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油 风扇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
背景技术
节约能源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方针。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汽车5-10%的能量消耗在发动机的风扇冷却上,而实际上汽车工作大部分时间是不需要风扇冷却,一般只有5-10%时间才需要风扇冷却,所以汽车的风扇自动离合技术是汽车节能的重要关键性技术,为此有很多技术人员对风扇自动离合的离合器进行了技术改进。其中有一种结构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因为结构紧凑、节能明显、风扇冷却效果好而得到很多厂家使用。
汽车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温件将发动机的热负荷状况转化为旋转运动,当发动机超负荷时,带动阀片旋转将阀门打开,进而使硅油在工作室与储油室之间进行不断的循环,从而带动风扇进行高速旋转,使发动机及时得到冷却;当发动机负荷低时,储油室的硅油不再流向工作室,此时带动风扇进行低速旋转,起到平衡发动机负荷的作用。
由于需要长期驱动风扇,一般选用高性能压铸铝材为材料进行精密加工,从而保证良好的气密性,精密加工生产过程复杂,加工要求高且费时,并大都是一模一品,产品单一,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加工方便快捷、装配精度高的硅油风扇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硅油风扇离合器,其包括有壳体、前盖、主动板、从动板、阀片、感温件及主动轴,壳体和主动板固定于主动轴上,前盖设于壳体前端面,从动板设于前盖与壳体的分界贴合面位置并将前盖与壳体之间空间分割为硅油孔腔和啮合孔腔,感温件固定于前盖外表面上,感温件带动在硅油孔腔中的阀片进行动作,阀片再与从动板上的阀孔进行开闭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采用钢质材料由冲压方式获得,所述的前盖焊接有感温支架,而所述的感温件则设于前述感温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从动板铆接于所述前盖内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盖包括边缘的环形的平整部及多个加强筋,该加强筋设于平整部中心且径向分布,便于在产品上制作各种标识。
所述啮合孔腔与硅油孔腔之间通过一连通孔道连通,该连通孔道开在所述主动板和阀片的中间部位,而阀孔则开在所述从动板上靠近圆周部位,所述的前盖开有销轴孔,销轴将所述的感温支架及一密封圈穿设于销轴孔内以固定于所述前盖上,所述阀片的一端铆接于所述从动板上,所述的壳体在与前盖贴合面上开有凹槽,该凹槽内衬有密封垫圈。设计紧凑合理,容易组装生产。
进一步,所述壳体中间通过轴承固定有主动轴上,该轴承则通过壳体里轴承孔翻边固定于所述壳体上,而该轴承又通过与主动轴上阶梯圆配合将所述主动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更改传统意义上的铝质前盖的材料和生产工艺,除去了传统过程中的机加工时间,直接采用钢制材料开模冲压就可,模具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精度高,无需机械深加工,模具精度容易控制,返修率小;工人工作环境大大改善,整体环保节能;利用焊接和铆接技术固定支架和从动板实现前盖的基本功能;并能灵活加装各种形状的感温装置,从而使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与更长的使用寿命,而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容易组装生产,整个离合器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适合在汽车发动机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包括有壳体13、前盖1、主动板7、从动板11、轴承9、阀片2、感温件10、销轴5、主动轴8、矩形的密封垫圈14及硅油,在壳体13中间通过轴承9固定有主动轴8,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板7,前盖1与壳体13固定连接在一起,从动板11在前盖1与壳体13的分界贴合面位置,将前盖1与壳体13之间空间分割为前面在前盖1里的硅油孔腔16和后面在壳体13里的啮合孔腔17,啮合孔腔还有连通孔道12与前盖1的硅油孔腔16连通,在啮合孔腔17里主动板与壳体13端面之间有齿槽配合结构,感温件10可以采用金属片或金属圈,它固定在前盖1外表面的感温支架6上,感温件10带动在前盖1里面硅油孔腔中的阀片2进行动作,阀片2再与从动板11上的阀孔18进行开闭配合,前盖1的主体是由冲压方式获得的钢质材料,通过焊接固定感温支架6和铆接技术固定从动板11。
前盖1除部分加强筋1a外的大部分面积为平整部1b,加强筋1a设于平整部1b中心且径向分布,更方便于在产品上制作各种标识;感温支架6能灵活加装各种形状的感温装置,如条形、卷式的感温金属片或圈10;连通孔道12开在主动板7和阀片2的中间部位,而阀孔18开在从动板11上靠近圆周部位;轴承9通过壳体13里轴承孔翻边固定在壳体13上,而轴承9又通过与主动轴8上阶梯圆配合将主动轴8固定在壳体13的中心位置上;前盖1端面通过焊接固定感温支架6,对应地前盖1开销轴孔,通过感温支架6和密封圈4固定该销轴5;阀片2下部和从动板11是铆接在一起;壳体13在与前盖1贴合面上开有凹槽,内衬密封垫圈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未经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