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脑绣花机的中过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750.8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9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倪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积家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1/16 | 分类号: | D05C11/16;D05C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09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绣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绣花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脑绣花机的中过线器。
背景技术
电脑绣花机为了达到能绣出不同颜色的绣品,一般使用多个针杆,这些针杆并列的设于针杆架上,每根针对应一种颜色的绣花线。由于多根绣花线集中在一个针杆架上,为了避免造成绣花线之间互相缠绕和调节绣花线的松紧程度,因此针杆架上均设有中过线器。早期的中过线器只是简单的在中过线器上设置若干过线孔,过线孔上分别设有瓷套,由于在挑线杆不断挑动的过程中出现绣花线急松急紧现象,导致了瓷套过快磨损而出现割槽,造成绣花线的毛断线率上升。
专利号为20042002257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脑绣花机中过线器,其设置在针杆架的前面板上,结构为一截断面呈U型的中过线器本体,在中过线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圆柱状滚柱,中过线器本体的前侧壁上设有一排盲孔,后侧壁上设有一排通孔,滚柱的两端分别间隙地插于盲孔和通孔中。绣花线依托在滚柱的外周面上,且绣花线在移动时带动滚柱滚动,两者之间为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断线率,由于该种中过线器存在着加工过程复杂,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导致相对应的盲孔或通孔的轴线不在一直线上,影响滚柱的滚动顺畅性。同时绣花线依托在滚柱上并移动时,绣花线柱上的轴向位置会发生偏移,从而出现绣花线卡在滚柱和所述通孔或盲孔之间的间隙处,从而导致断线。
而在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70391.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则公开了一种电脑绣花机的中过线器,通过对滚柱轴中部位置制成弧行槽来保证绣花线稳定在弧形槽内,通过分体式的前面板,保证不使滚柱的轴向发生较大幅度的偏移,从而使绣花线不易卡在滚柱和通孔或盲孔之间的间隙处,来降低毛断线率。
但此类中过线器仍有其缺陷,由于上述发明均使用滚柱转动来保证绣花线的顺畅性,不可避免的要在过线器本体上设有盲孔或通孔,无论是盲孔或通孔,由于本体上的制孔位置极其有限,孔的的加工位置很难把握,同时要保证滚柱的转动顺畅,还要保证本体上前后两个通孔达到一定的同心度,而在滚柱的中部制圆弧更是提高了加工的难度,增加了中过线器的成本。另外,由于滚柱是通过面板来固定它的轴向移动的,这也对滚柱在长短上的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免出现过短而产生滚柱的轴向移动,出现卡线现象。而且,由于滚柱数量比较多,并且是一个个的装入本体上的通孔中,安装上比较烦琐且需要一定的安装技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便、无须复杂的安装技巧且本体部分零件简单电脑绣花机的中过线器,能够很好的解决过线时因卡线造成的断毛线现象,有利于降低绣花机的断毛线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脑绣花机的中过线器,包括设置有前过线侧板的过线座和设置在所述的前过线侧板下方的过线轴,所述的过线轴上设置有挑线簧,所述的前过线侧板上设置有与挑线簧对应的过线孔组,所述的过线孔组由一个过线圆孔和设置在所述的过线圆孔一侧的过线长孔组成,所述的过线圆孔上设置有瓷套,所述的过线长孔的表面光洁平滑。
所述的过线座的两侧一体设置有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所述的第一固定耳上设置有第一过线轴孔,所述的第二固定耳上设置有第二过线轴孔,所述的过线轴枢接在所述的第一过线轴孔和所述的第二过线轴孔上,所述的过线轴上套设有挑线簧座,所述的挑线簧包括一端的固定环和另一端的挑线孔,所述的固定环环绕套接在所述的过线轴上并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的挑线簧座内,所述的固定环与所述的挑线簧座固定,所述的挑线孔从挑线簧座的缺口处伸出于挑线簧座外,所述的挑线孔设置在所述的过线孔组中的两个过线长孔之间。
所述的第一固定耳一端的所述的过线轴上设有定位套,所述的定位套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固定耳与所述的挑线簧座之间,所述的第二固定耳一端的所述的过线轴伸出所述的第二固定耳的外侧,所述的第二固定耳与所述的挑线簧座之间设置有调节齿轮,在伸出所述的第二固定耳的所述的过线轴的端部设置有调节把手,所述的调节把手与所述的第二固定耳之间设有压紧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积家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积家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