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室燃气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419.6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5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国生 |
主分类号: | F24C3/02 | 分类号: | F24C3/02;F24C3/08;F23D14/02;F23D14/58;F24C1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194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腔室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器具类,尤其是一种双腔室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千家万户必备的厨房设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燃气灶,将给人们提供一个空气清新减少污染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燃气灶的发展从台式进入嵌入式,不仅仅对外观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在性能方面也越来越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燃气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综观目前市场上的燃气灶,绝大部分是单腔室燃烧器结构,其燃气引射腔与燃烧腔同居一室,空气与燃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完全;且多数是由壳体内向上供应二次风,灶面对壳体无法实现完全封闭,故无法杜绝水、汽及其它污物进入壳体内部,导致清理不便和发生锈蚀、损坏而降低灶具使用寿命。还有一种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全由灶面上部供给的全上进风燃烧器,因其对一次空气的引射和混合作用较差,目前在国内未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一次空气由壳体内供给,二次空气由上进风供给的,燃烧充分完全、热效率高的双腔室燃气灶为第一发明目的;同时提供一种灶面全封闭、便于清理、提高灶具使用寿命的双腔室燃气灶为第二发明目的;再次提供一种面板上无螺钉,使用易拆装的立管连接上下炉腔及面板,明显改进嵌式灶外观的双腔室燃气灶为第三发明目的。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双腔室燃气灶,其包括设在壳体内的下炉头,下炉头的长引管内是一次空气下进风路径,覆盖在下炉头顶部的灶面,设在灶面上方的上炉体,设在顶部带火孔的外火盖和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炉头与上炉体之间设有由分布在中心和同一圆半径线上的多个空心立管支撑而形成双腔室结构和二次空气上进风路径,双腔室结构的上炉腔为燃烧腔,下炉腔为引射混合腔,燃气由下炉头的下炉腔经立管连通上炉体的上炉腔。
所述的立管下端穿过灶面以螺纹连接在下炉头上,上端肩胛与上炉体相套合。
所述的上炉体中部设置有连体的气流遮挡板,带孔底板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外火盖的外圆斜面上设有外圈火孔,多个弧形凸台上设有内圈火孔,内、外圈的火孔以引火槽相连通。
所述的外圈火孔轴线与基准底面呈α=45°±5°夹角,内圈火孔与外圈火孔呈β=90°±5°夹角。
所述的灶面上设有下凹的溢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通过立管的支撑连接,形成双腔室结构,立管间的间隙空间形成二次空气上进风路径,不需由壳体向上供应二次风,空气补充充足,路径通畅,既具有引射力强、混合均匀、火焰有力的特点,又具有火焰清晰、烟气中CO含量少、环境清新、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的特点;②同时由于立管的支撑连接,使灶面与壳体实现完全封闭,杜绝了烹调时的水、汽及其它污物进入壳体内部,避免锈蚀、损坏,灶面上设置了溢水槽,既便于清洗又延长了灶具的使用寿命;③上炉体中部设置外环气流遮挡板,使外火盖火孔的火焰高度均匀;④各零件采用易拆装连接,无螺丝连接,易于清擦和改善灶具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炉头俯视图。
图3为上炉体剖视图。
图4为芯火盖剖视图。
图5为外火盖俯视图。
图6为外火盖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再根据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图6中:1—长引管,2—下炉头,3—立管,4—上炉体,5—芯火盖,6—外火盖,7—二次空气上进风路径,8—溢水槽,9—壳体,10—灶面,11—一次空气下进风路径,12—底板,13—气流遮挡板,14—火孔,15—外圈火孔,16—引火槽,17—弧形凸台,18—内圈火孔。
双腔室燃气灶,如图1所示,该燃气灶包括有一壳体9,下炉头2如图2所示,安装在壳体内,下炉头向上炉体有4个燃气进气孔,一个位于中心,另外3个均匀分布在圆半径线上,下炉头的下炉腔为引射混合腔,负责在燃气喷入时引射一次空气,并将二者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下炉头的长引管1内是一次空气下进风路径11,实现一次空气吸入,具有引射力强、混合均匀和火焰有力的特点。灶面10覆盖在下炉头2上,除4个进气孔外,其余全部封闭,灶面上加工有下凹的溢水槽8,溢水槽有方形或圆形或多边形,供用户选择,该溢水槽可收集烹调过程溢出的水、汽或其它污物,使污物既不流入壳体内腔而导致零件锈蚀和损坏,又便于灶面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国生,未经胡国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导体表面毛刺的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卷皮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