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热流道杯套冷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251.9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申;吴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热流 道杯套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热流道,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热流道杯套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模具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各种热流道系统来注塑产品,为达到一定的产品效果,热流道喷嘴附近通常需要安装冷却结构,常见的有采用钢制的杯套来冷却,具体参考图1所示,热流道喷嘴2a由筒体部分21a和锥体部分22a组成,锥体部分22a端部具有注射口23a,一个钢制的杯套1a设于热流道喷嘴2a外侧并将锥体部分包覆,且留出注射口23a,然后有水来冷却杯套1a,由于采用钢制的杯套1a来热传导,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已经凸显,尤其是杯套前端较长的模具,更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冷却效果佳的模具热流道杯套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热流道杯套冷却结构,包括供注塑液通过的热流道喷嘴及设于该热流道喷嘴上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热流道喷嘴端部的钢套和设置于该钢套外壁的铍铜套,该铍铜套将所述热流道喷嘴端部包覆,并且该铍铜套与外接冷却水通道直接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热流道喷嘴由筒体和设于该筒体出口的锥体组成,并且,前述筒体和前述锥体之间形成有环状台阶,而所述的钢套设于该环状台阶外壁,所述的铍铜套则将前述的锥体、钢套及部分筒体包覆于内,且留有前述锥体的注射口。
进一步,所述的铍铜套外壁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铍铜套代替部分钢套,同时保留内侧壁耐磨部分的钢套,使得冷却效果大大提高,同时冷却装置与热流道喷嘴之间的耐磨性又没有减弱,而所做的改进对整体设备的影响又较小,便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流道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具热流道杯套冷却结构包括供注塑液通过的热流道喷嘴2及设于该热流道喷嘴1上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一设置于热流道喷嘴端部的钢套3和铍铜套1。
热流道喷嘴2由筒体21和设于该筒体21出口的锥体22组成,并且,筒体21和锥体22之间形成有环状台阶24,钢套3设于该环状台阶24外壁,铍铜套1则将锥体22、钢套3及部分筒体21包覆于内,且留有锥体22的注射口23。
参考图3所示,热流道喷嘴2设于分流板7上,铍铜套1上下均设有密封圈4和密封圈5,同时,有冷却水通道6直接经过铍铜套1用于冷却,注塑口23下方为产品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酶制剂发酵罐用导流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内腔壁加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