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136.1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施国凯;单继宏;毛亚郎;胡凯伟;董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汽车 遮阳 装置 | ||
1、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包括底座、吸盘和遮阳布,所述底座下部安装所述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在汽车顶部中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还包括可折叠的桁架机构,展开后的桁架机构的形状与汽车的前顶面或后顶面匹配,所述桁架机构由前后连接的铰接单元组成;
所述铰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所述铰接单元中的第一连杆前端与相邻前部的铰接单元的第二连杆的后端铰接,第一连杆后端与相邻后部的铰接单元的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铰接单元中的第二连杆前端与相邻前部的铰接单元的第一连杆的后端铰接,第二连杆后端与相邻后部的铰接单元的第一连杆的前端铰接;
所述铰接单元的中部铰接点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前端的长度之和等于相邻前部的铰接单元的中部铰接点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后端的长度之和;
所述桁架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与底座连接的铰接单元的第一连杆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底座可上下滑动地连接,所述另一根连杆和用于驱动连杆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遮阳布固定在桁架机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单元中,中部铰接点到第一连杆下端的长度等于中部铰接点到第二连杆下端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单元的第一连杆的长度等于相邻前部的铰接单元的第二连杆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连杆的下端的连线与汽车的前顶面或后顶面的横向中心线吻合。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单元中,第一连杆的前端和第二连杆的前端的连线为垂直线,第一连杆的后端和第二连杆的后端的连接为垂直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单元中,第一连杆的前端和第二连杆的前端的连线为垂直线,第一连杆的后端和第二连杆的后端的连接为垂直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布以百叶窗的形式逐一固定在桁架机构的连杆上。
8、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根连杆与移动柱销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移动柱销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安装在滑轨内,所述滑块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减速机构连接,所述减速机构与可正反转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两侧的两套桁架机构的驱动机构的齿轮同轴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架机构的连杆之间的铰接点安装扭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机构下方设有用以防止刮花汽车表面的柔性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1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生颗粒物质微重力环境的装置
- 下一篇:可补充氧化的湿法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