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机的针床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954.8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钱福海;唐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福海 |
主分类号: | D04B15/10 | 分类号: | D04B15/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针床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床体结构。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是针织领域最普通的机械,它主要包括机架、针板、三角、三角座、机头、调线控制、开关杆、卷布棍、移针座、梭架、沉降片、选针等部件。其中针床体属于机架部件,针织横机的主要零部件如:针板、沉降片控制机构、三角座机构、箱体、笼头体、移针座机构、主、副罗拉等都是安装在针床体上的,这要求针床体具有好的刚性、防震、变形小、精度高等性能,现有的针床体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之,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针床体结构对针织横机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变形小、精度高的电脑针织横机的针床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床体结构,包括有针床主体,针床主体截面为梯形,具有前、后斜面,在针床主体的前后两侧各安装有7个导轨支座,每侧的导轨支座上皆具有互相垂直的角尺面用来安装方导轨,针板安装于针床主体上,由前针板及后针板组成,分别装配于针床主体的前、后斜面上,在针床主体装配针板的前、后斜面上设有若干个透视孔,各透视孔之间内部相通,该设置的优点是一方面具有足够的刚性用来支撑前针板及后针板,另一方面可减轻针床体重量;在针床主体的前、后斜面还各安装有两个沉孔,在针床主体的后斜面上开有滑槽,长滑块及短滑块活动地安装与滑槽中,可在滑槽内左右滑动,滑块压板装在滑槽上方,移针螺母座与长滑块固装,在导轨支座一侧的针床主体上设有两个型腔,装配有针板支撑轴承座,针板支撑轴承座上的轴承用来支撑后针板,后针板可在轴承上滑动,位于针床主体左、右两端的前、后斜面、侧面及底面皆开设有若干个透视孔,用于安装移针座及减轻重量,针床主体左、右两端的上平面用来安装梭子座,针床主体的前、后斜面与导轨支座斜面相交而成的区域用于接润滑油,两端配有漏油孔,针床主体的底面是针床主体的支撑面,底面的中间设有若干个搭子,用于一体化辅助罗拉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针床体的刚性,变形小,防震能力强,延长了针床体及机器的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床体,包括有针床主体21,针床主体21截面为梯形,沿针床主体21纵向的中间突起部具有前、后两个斜面,在针床主体21的纵向突起的前后两侧各安装有7个导轨支座1,每侧的导轨支座1上皆具有互相垂直的角尺面用来安装方导轨25,针板安装于针床主体21上,由前针板22及后针板23组成,分别装配于针床主体21的前、后斜面上,在针床主体21装配针板的前、后斜面上皆设有若干个透视孔3,各透视孔3之间内部相通,该设置的优点是一方面具有足够的刚性用来支撑前针板22及后针板23,另一方面可减轻针床体重量;在针床主体21的前、后斜面还各安装有两个沉孔2,在针床主体21的后斜面上开有滑槽4,长滑块26及短滑块29活动地安装与滑槽4中,可在滑槽4内左右滑动,滑块压板31装在滑槽4上方,移针螺母座28与长滑块26固装,在导轨支座1一侧的针床主体21上设有两个型腔5,装配有针板支撑轴承座24,针板支撑轴承座24上的轴承用来支撑后针板23,后针板23可在轴承上滑动,位于针床主体21左、右两端的前、后斜面、侧面及底面皆开设有若干个透视孔6,用于安装移针座27及减轻重量,针床主体21左、右两端的上平面7用来安装梭子座30,针床主体21的前、后斜面与导轨支座1斜面相交而成的区域8用于接润滑油,两端配有漏油孔,针床主体21的底面9是针床主体2的支撑面,底面9的中间设有若干个搭子10,用于一体化辅助罗拉安装,本实用新型技术采用一次性成型铸造技术,刚性好,专机加工,尺寸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针织横机的针床横移机构是通过移针床机构与长、短滑块、针板支撑轴承座及后针板相互动作配合完成的,针床横移机构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用横机两个针床之间的相应移动,编织由倾斜线圈形成的具有波纹外观效应的波纹组织;二是在横机前后针床之间移圈时,通过移动针床来达到移圈针和接圈针之间的准确对位。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针床体结构,针板支撑轴承座24通过针板支撑轴位固定螺钉32固装在针床体上,共2套,后针板23的下端面放在针板支撑轴承座24的轴承上,长滑块26一端与后针板23固装,另一端与移针座机构中的移针螺母座28相固接,短滑块29一端与后针板23固接,滑块压板31固装在滑槽4及滑块面的上端,当移针座的丝杆及移针螺母座在马达的带动下左、右移动时,长滑块26带动后针板23及短滑块29左右滑动,滑槽4与长、短滑块精密配合,滑槽4起移动导向作用,滑块压板31起定位作用,这样电脑横机后针板23能够在编织特殊织物时,很稳定地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福海,未经钱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真空助力器用防尘罩
- 下一篇:采棉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