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65787.7 | 申请日: | 200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2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新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凯音;姜 雯 |
| 地址: | 3257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三旋消烟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尤可用于锅炉、冶炼炉、烧结炉、窑炉、垃圾焚烧炉等内含硫、氟、硝、氮及部分有机废气等的消烟除尘净气装置,特别是一种能确保净气过程持续高效地进行的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03146760.1的中国专利“三旋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它包含一个直立安装的其中心带有内塔的主塔,主塔顶端设置的烟气出口管、底部设置的切向的烟气进口管、灰水和灰渣的出口管、塔壁上设置的切向的药液喷管、在内塔顶端设置的旋流离心脱水装置、主塔在内塔塔顶以上的内壁上带有的挡水圈,其特征是它在旋流离心脱水装置下方的气流通道上设有一套能使气流先向心涡旋流向、后又转为离心涡旋流向上的双旋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组向心导流柱、一组离心导流柱和两导流柱之间的其直径小于内塔直径的内孔道,并且药液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内孔道内。它使进主塔的烟气除了从切向进口进入、在塔内形成旋流之外,还在通过向心导流柱、离心导流柱时,再分别产生两种旋流,从而增加了烟气在主塔径向上的碰撞机率、净化反应更为彻底;其结果不仅使净化效果达到我国火电厂燃煤锅炉的环保新标准,而且耗能和耗药量少。但经实际使用后,还发现它有以下的缺点:1)烟气中的灰尘与净化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在主塔和内塔的塔壁上沉积、结灰成垢,而且在向心导流柱和离心导流柱的外壁上沉积、结灰成垢,其结果是增加气流通道的壁面粗糙度且通道变窄,气体的运行阻力加大、净化烟气的能耗增加,且净化效率也因此而不断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净化过程中止,从而迫使与其相关的所有设备停止运行;然而这些污垢还因外界工具无法触及而难以消除;2)该除尘器为保证气流在主塔的向心旋转和离心旋转而必须使两组导流柱之间有足够大的通道,因此它必须增加内塔和主塔的高度;其结果不仅提高除尘器的制造成本,而且还要增加主塔的安装空间、加大与其配套的建筑物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保持了现有“三旋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能使废气在其内实现三次旋流而净化效果好,又能对它的气流通道及时清灰除垢以确保净化效果持续高效且耗能和耗药量少的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还使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制造和与其配套的建筑设施的建造成本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包含一个其顶端带有净气出口管、底部带有切向的废气进口管及灰水与灰渣的出口管、侧壁设有切向的药液喷管的圆环形截面的主塔,主塔内同轴安装一个带顶板和中心孔道的内塔,其特征是:内塔和主塔的塔壁上固结一块能使主塔、内塔之间的圆环柱形空间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空间和下空间的隔板、隔板上方的主塔侧壁上带有上空间的出水口、上空间和下空间所在的内塔侧壁上分别设有可供废气自主塔的下空间进入中心孔道的切向进口,及可供废气自中心孔道进入主塔上空间的切向出口,并且在主塔的侧壁上设有能插入切向进口、切向出口的清刷孔。
本实用新型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的内塔在切向进口上方的中心孔道上设置文丘里管。
本实用新型湿法三旋消烟除尘净气装置,它的药液喷管设置在废气进口管上方的主塔侧壁上,并且在药液喷管和废气进口管之间的主塔内侧壁上设有一圈可供药液溢流的溢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新,未经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停车装置
- 下一篇:双燃料汽车汽化器喉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