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工钨极氩弧焊半自动送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5727.5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6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包镇回;姚妙金;徐宏;吴常苗;施可登;孙乐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6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工 钨极氩弧焊 半自动 送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焊条输送的半自动送丝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工钨极氩弧焊接工艺中,采用手指转动焊丝,造成送丝不连续,与母材粘连时有发生,且时快时慢,丝的长度也不能超过800mm,造成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送丝方法的手动送丝、不连续、焊丝的长度受限、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丝连续、稳定,焊丝的长度无限制、工作效率高的手工钨极氩弧焊半自动送丝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工钨极氩弧焊半自动送丝机,所述半自动送丝机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设有供焊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管体的侧壁开有滚轮槽,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滚轮槽内,所述滚轮一侧伸入所述通孔内,滚轮另一侧外露于所述管体外;在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将焊丝挤压到滚轮的顶紧件。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滚轮的外圈呈粗糙状。例如可以呈齿形等,用以增大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的顶紧件为定位块,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上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块的下端与管体铰接,所述定位块与管体的铰接处位于定位槽的上部,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用于将定位块上端压入通孔的拉紧件。
再进一步,所述拉紧件为伸缩带,在所述管体上部的外壁一圈开有环形槽,所述伸缩带套装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伸缩带嵌套在所述凹槽内。
更进一步,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呈球形。
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开有竖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送丝连续、稳定,焊丝的长度无限制、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手工钨极氩弧焊半自动送丝机的结构图。
图2是滚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手工钨极氩弧焊半自动送丝机,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中部设有供焊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管体1的侧壁开有滚轮槽2,滚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滚轮槽2内,所述滚轮4一侧伸入所述通孔内,滚轮4另一侧外露于所述管体1外;在所述管体1内设有用于将焊丝挤压到滚轮的顶紧件。
所述滚轮4的外圈呈粗糙状。所述顶紧件为定位块5,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有定位槽3,所述定位槽的3上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定位块5位于所述定位槽3内,所述定位块5的下端与管体1铰接,所述定位块5与管体5的铰接处位于定位槽3的上部,所述定位块5的上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定位块5的中部设有用于将定位块上端压入通孔的拉紧件。
所述拉紧件为伸缩带6,在所述管体1上部的外壁一圈开有环形槽,所述伸缩带6套装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定位块5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伸缩带6嵌套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定位块5的上端呈球形,所述定位块5的上端开有竖向槽7。
当焊丝伸入所述管体的通孔内,由于焊丝分别受到滚轮和定位块两侧的挤压,将焊丝定位;操作人员如需要送丝,只要按动滚轮,将焊丝准确无误的送入待焊接处;依照滚轮的转动,送丝稳定、顺畅,焊丝可以背在操作者的肩膀上,长度可以无限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未经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