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塑中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555.1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新时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洪 |
地址: | 313000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塑中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混合离子交换床和其他流体分布系统中所使用的一种全塑中排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外混床(离子交换混合床)中排装置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制作。不锈钢中排装置是在中排装置的不锈钢母管两端焊上相应尺寸的不锈钢法兰,与混床桶体预留法兰相连接。在母管上按一定尺寸开出均等大小圆孔,然后焊上法兰或内丝接头形成母管有等距离对应外接预留件,再用不锈钢绕丝管一头封堵另一头为法兰或外丝接头,与母管预留件相连接形成鱼翅形中排装置。由于现有不锈钢中排装置材料及结构方面的原因,其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混床再生会涉及到酸碱,目前产品中最适用的材料为不锈钢,而不锈钢材料有很多牌号,最常用的是316L,当然也可以使用双相不锈钢。由于不锈钢材料的昂贵成本,使生产成本无法降低。②316L不锈钢毕竟是金属,再加上国内产品质量因素,对于耐腐蚀性能大大下降,尤其是因不锈钢绕丝管受酸碱腐蚀而引起跑漏树脂案例经常出现,极大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影响除盐水水质。由于目前没有其他非金属材料替代,因此只有勉强应付使用。③由于不锈钢母管多处开孔,既削弱了母管的整体强度,又形成多处焊疤。工序虽简单十分浪费时间和精力。不断焊接、抛光中产生的火花和粉尘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④一套中排装置均靠焊接而成,在无数焊疤中只要一个处理不当就易加速被腐。绕丝管被腐蚀易跑树脂,母管被腐易削弱强度而形成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塑中排装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耐腐蚀性能,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扩大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全塑中排装置,包括由若干四通依次连接构成的母管和全塑支管,所述母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法兰,另一端设置有母管闷头,四通的前口和后口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全塑支管的一端设置有支管闷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全塑支管包括若干纵向布置的筋丝和绕丝,所述绕丝缠绕在筋丝的外部,并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筋丝为圆形筋丝,所述绕丝为多边形绕丝。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法兰与母管粘接连接,第一连接件与全塑支管粘接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四通的前口和后口粘接连接,支管闷头与全塑支管粘接连接,母管闷头与母管粘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四通的右口的外周面上设有凸条,左口的内周面内对应设有与凸条相配合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左口的内周面上设有卡口,右口的外周面上设有对应设有与卡口配合的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右口插入左口内并粘接连接形成母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第一法兰,第二连接件采用第二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外螺纹件,第二连接件采用内螺纹件。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完全改写了采用316L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作中排装置的历史。采用价格更低、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塑料材料制作进水装置,在水处理行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性改进。整套进水装置的全塑支管采用超声波焊接而成,使筋丝与绕丝形成一个整体,既有钢性又有韧性。母管由四通定位粘接,制作简便,整个过程均可在无声、无息、无尘中进行,既干净又卫生。塑料中排的制作不受场地、环境约束,只要够中排大小的空间,一瓶胶水就能够完成。其成型后整体强度好,耐腐蚀,从而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并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塑进水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塑进水装置实施例一中四通与全塑支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塑进水装置实施例一中四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塑进水装置实施例一中全塑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塑进水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全塑进水装置实施例二中四通与全塑支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新时,未经魏新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小建筑陶瓷辊道窑横截面温差的装置
- 下一篇:液压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