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刹车总成的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499.1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7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全 |
主分类号: | B62H5/18 | 分类号: | B62H5/1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车 刹车 总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刹车总成的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车锁,通常都是设置在车轮处,结构一般为普通的弹子锁加上穿过钢圈的锁栓或锁销卡住车轮。这些锁与电动车本身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一旦车锁被破坏,电动车仍然完好无损,因此这类锁虽然使用广泛,但是防盗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传统车锁与车体本身分离所造成的致命弱点,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与电动车的刹车装置结合的车锁。在这种带锁的刹车总成中,锁体置于刹车总成壳体中,锁芯通过联动机构带动锁柱直接与轮毂索环锁定配合,将锁与车结合为一体。其中锁柱联动的联动机构包括与锁芯联动且与锁柱并排设置的凸轮,在锁柱上轴向设置有挡圈,挡圈与凸轮上的凸条贴邻,构成旋转滑移配合。这种锁虽然比较好的解决了传统锁与车体独立的缺陷,但是锁具中传递钥匙动力的联动机构相当复杂、组成结构过多,在使用时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因此改进复杂的联动机构显得尤为必要。另外,该锁的开启和闭合动力都来自于钥匙的旋转,因此在开启和闭合时都需要将钥匙插入驱动锁柱,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的用于电动车刹车总成的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电动车刹车总成的锁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锁头、锁柱和联动机构,锁头通过联动机构与锁柱的滑移构成联动连接,壳体内沿轴向形成贯通的滑移腔,滑移腔的最前端为锁柱的滑移孔,滑移腔的最后端为锁口,锁头、联动机构和锁柱三者同轴依次可滑移地设置在该滑移腔内,锁头与壳体的滑移腔为间隙配合,锁头为磁性锁头,由锁壳和锁芯组成,锁壳外径小于壳体的滑移腔内径,锁壳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出的限位块,壳体的滑移腔壁上对应限位块沿轴向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等于锁头的滑移距离,锁壳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限位配合与锁壳构成轴向滑移径向限位配合,联动机构为一呈桶状的联接套,一锁柱容纳在联接套内并对应滑移孔设置,锁柱的后端相应设有副弹簧,在锁柱与联接套内壁之间设有定位固定座,定位固定座位于联接套内,定位固定座的后端与锁头内的锁芯联动连接,在定位固定座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渐深的半环形凹槽,一滑柱及其复位弹簧设置在该半环形凹槽内,联接套的壁上对应滑柱所在位置设有缺槽,在壳体上对应在缺槽位置设有定位槽,在联接套与壳体的滑移腔内壁之间沿轴向设有主弹簧,构成联接套的弹性机构,锁头的轴向移动构成锁柱滑移锁定,锁头的径向旋转构成锁柱滑移开锁。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为主弹簧的前端贴邻壳体的滑移腔内壁设置,后端抵压在锁柱套上的导向柱上,导向柱构成主弹簧的弹簧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手动将锁头往前推,带动联接套往前移动,将锁柱推出滑移孔,进入刹车盘中对刹车盘构成锁定,同时滑柱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伸出联接套上的缺槽,并与壳体上的定位槽构成定位,这时候再次按动锁头是无法实现开锁的;要开锁,必须采用钥匙,通过转动锁芯,带动定位固定座转动,使滑柱从定位槽中退出,这时候主弹簧复位,使锁柱从刹车盘中退出,并压缩副弹簧储能。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锁装置,不需要一直使用钥匙,只在开锁时才使用钥匙,使用起来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侧面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刹车盘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全,未经王成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自动控制钳口张开角度的夹紧钳
- 下一篇:一种处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