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机单缸注射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65413.5 | 申请日: | 200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0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建国;周宏伟 |
| 主分类号: | B29C45/54 | 分类号: | B29C45/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辉 |
| 地址: | 31002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机单缸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机的核心部位,尤指一种一线式单缸注射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各类液压注射机,其注射单元存在较多缺点:首先安全性差,由于现有注射机构各运动部件均裸露在外,安全性极差,为保障安全性需要增加大量防护罩壳,不但增加成本,也未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其次现有注射机构多为平行式双注射油缸注射机构,其整体质量大,惯量大,导致成本大,能耗高,使现有注射机注射机构难以实现高速精密注射。再次双缸注射的一致性较差,受力不均衡,相关零件容易受损,缩短了使用寿命,直接导致生产及使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射机单缸注射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注射机构质量大、惯量大、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注射机单缸注射机构,包括动力装置、推力座、转轴、注射油缸体、连接套、注射油缸盖、注射活塞、注射座、螺杆、料筒、加热圈、喷嘴、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座、注射油缸体、注射油缸盖与注射座连接成一体,转轴和推力轴承固定在推力座上,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位于注射油缸体内的转轴连接,转轴通过连接套与注射活塞连接,注射活塞的另一端与位于料筒内的螺杆连接,料筒固定在注射座上,料筒的外周围包覆设置加热圈,料筒的前端配合设置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安全性突出,从结构组成和动作工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动作元件都是位于自身的密闭系统之内,即油马达输出轴、转轴、注射活塞、螺杆等运动元件均位于由推力座、注射油缸体、注射油缸盖、注射座、料筒等构成的腔体之内,操作者无法触及任何具有相对运动的部位,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达到国家及国际上各类安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问题。为此还可以省略注射单元庞大的防护罩壳系统,省时省力,还降低成本。
对于双缸注射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用单缸注射系统,减少了一个注射油缸,从而减少了零件重量和零件数量,减少了能耗,由于质量轻,惯量小,容易实现高速精密注射。
本新型实用解决了双缸注射时,双缸作用力的同步性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单缸注射系统所以就不存在同步性问题。增加了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集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于一身的高速精密之注射机单缸注射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注射机单缸注射机构,包括油马达1、推力座2、转轴3、注射油缸体4、连接套5、注射油缸盖6、注射活塞7、注射座8、螺杆10、料筒11、加热圈12、喷嘴13、推力轴承17,所述推力座2、注射油缸体4、注射油缸盖6与注射座连接成一体,转轴3和推力轴承17固定在推力座2上。油马达1的输出轴19与位于注射油缸体4内的转轴3以键的形式连接,用以传递扭矩。转轴3通过连接套5与注射活塞7以键的形式连接,此键起传递扭矩和导向作用。注射活塞7的另一端与位于料筒11内的螺杆10以键的形式连接,料筒11固定在注射座8上,料筒11的外周围包覆设置加热圈12,料筒11的前端配合设置喷嘴13,注射机单缸注射机构的底部设置支承座14,用于支撑整个机构。
注射机注射机构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1、把固体状的塑料粒子通过塑化过程熔融成流体状的塑料融体。
油马达1在液压油驱动下输出轴作旋转运动,带动转轴3旋转,转轴3通过连接套5带动注射活塞7旋转,注射活塞7通过键带动螺杆10旋转,位于加料口9的塑料粒子随着螺杆10旋转被输送到螺杆10的螺槽之内,并不断向料筒11前端移动,在此过程中,螺杆10与料筒11之间的剪切作用和料筒11外测加热圈12的加热作用,促使固体状的塑料粒子融化成流体状,并汇集于螺杆10前端的料筒11之内。同时在此过程中,螺杆10及其螺槽前端的塑料,建立起一定的压力,此压力又推动螺杆10向后移动,同时促使注射活塞7后退,到熔融的塑料量满足要求时,油马达1停止转动,则各动作停止,塑化过程结束。
2、把塑料融体通过注射过程,填充入模具型腔内,经过冷却后形成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建国;周宏伟,未经郑建国;周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菇菌料挤出机
- 下一篇:高精密专用机床的主轴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