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发电机组电气性能的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357.5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俞红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衍军 |
地址: | 3210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发电 机组 电气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发电机组测试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发电机组电气性能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小容量单相交流发电机组,通常采用汽油或柴油动力内燃机,驱动交流发电机将机械运动转换为交流电(AC),当该交流电向负载供电时,为了保证负载的安全、可靠运行,一般要确保交流发电机输出电能的电压、频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某些特定负载设备还需要保证电压波形的失真率低于一个给定值。由于中小功率内燃机普遍采用飞轮连杆机构调节转速,因此大部分小容量交流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不是很稳定,特别是当负载剧烈变化时。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在使用过程中不损坏其连接的负载,需要对发电机组带载时的电气特性进行逐台测试,也就是将测试负载、或其它模拟负载如电磁炉、空调、照明灯等耦合到发电机输出端,让后通过测试探针检测带负载过程中发电机组输出电压、频率、电流等参数,特别是电压波动范围,连续输出最大功率等。
现有技术中的交流发电机组负载测试装置,采用多功能电参数测量表与手动投切负载相结合的方式,存在很多缺陷:首先,发电机输出电压的频率随着转速变化而持续波动,通用的电参数测量表由于不具备动态锁相功能而只能采用有效值方法测试,因此其动态响应速度低,不能捕捉到负载变换瞬间电压的剧烈变换过程;其次,其测试数据采用手工记录方式,记录点数少,容易漏掉发电机工作异常状态,破坏了测试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容易产生误操作;第三,测试数据的分析、判断完全依据操作员的经验,不仅没有统一的标准,也难以对机组返工调校提供技术路线支撑。此外,测试过程加载方式不一致、测试速度慢、效率低、测试过程可控性差等也会导致相关管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能够准确地测试交流发电机组的不同负载率,以及测试在其负载动态变换瞬间的电气输出性能的一种交流发电机组电气性能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发电机组电气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一交流发电机组、一一体化工作站、一激光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交流发电机组电连接的一PCI扩展负载开关阵列;所述PCI扩展负载开关阵列通过一电压传感器、一电流传感器电连接一负载柜;所述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连接一DSP嵌入式信号处理器;一一体化工作站与所述激光扫描器、PCI扩展负载开关阵列及DSP嵌入式信号处理器分别相互连接。
所述DSP嵌入式信号处理器包括一信号处理单元、一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一运放信号调理电路、一低温漂过零比较电路、一并行接口闪存、一串行接口实时钟、一异步串行通讯接口电路、一光电隔离输入输出接口;所述运放信号调理电路、低温漂过零比较电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并行接口闪存、串行接口实时钟、异步串行通讯接口电路、光电隔离输入输出接口相互电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一32位定点CPU、一模数转换器、一脉冲捕捉通道、一异步串行通讯接口、一数字输入输出接口、一并行外设接口、一串行外设接口;所述32位定点CPU分别与模数转换器、脉冲捕捉通道、异步串行通讯接口、数字输入输出接口、并行外设接口、串行外设接口相互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所述脉冲捕捉通道相互电连接;所述异步串行通讯接口与所述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相互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交流发电机组的测试负载自动控制,并在空载至满载区间内连续可调;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电流信号采用整周期采样和离散傅立叶(DFT)技术分析,既可快速响应有效值变化,也可获取频谱和总谐波畸变(THD)参数;数倍于稳态的采样速率分析负载变换瞬间机组输出电压、电流信号,有利于捕捉机组动态过程细节;机组型号参数自动识别和测试数据评价标准自动选择,以及测试报告自动生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方框图;
图2为图1中DSP嵌入式信号处理器的结构方框图;
图3为图1中DSP嵌入式信号处理器的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光组件
- 下一篇:150kV便携式智能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