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车刹车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354.1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晨辉婴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8 | 分类号: | B62B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刹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童车刹车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童车为了行车安全,一般都设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多种多样,大多是通过固定在轮座上的刹车销插入车轮轮毂面上的刹车孔实现刹车的。
中国专利01255143.0公开了一种童车的刹车机构,包括有用来固定车轮的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安装有可以转动的车轮,车轮的轮毂侧面环列有供锁定杆端插入的锁定孔或槽,其特征在于固定轴中间固定有可以上下活动的推板,推板上面有限位结构,推板下面有与锁定杆端部进行配合并使锁定杆进行伸缩动作的卡口结构,同时固定轴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孔,来固定在推板两侧的可以做伸缩动作的锁定杆,锁定杆与固定块之间有使锁定杆复位的弹簧。
该专利公开的刹车机构虽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缺少相应的锁定机构,当脚离开推板时,刹车会自动回复,不能锁定,且当刹车销与刹车孔不同轴时不能踩下刹车踏板,甚至造成刹车装置的损坏,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锁定且使用方便的童车刹车机构。
一种童车刹车机构,包括轮轴、车轮以及设于车轮内侧穿套于轮轴上的刹车销固定座,车轮轮毂面上设有环列于轮轴孔周围的刹车孔,刹车销固定座内侧设有穿套于轮轴上的脚踏,刹车销固定座上开有平行于轮轴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外套复位弹簧的刹车销,刹车时脚踏推动刹车销伸入刹车孔内,同时压缩复位弹簧,所述的刹车销与脚踏之间设有相互铰接的连杆和套筒,连杆与脚踏铰接,套筒与连杆铰接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刹车销套接,内部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刹车销和套筒的伸缩弹簧。
刹车销固定座靠近脚踏的侧面上设有滑槽,脚踏上设有伸入滑槽内的凸片,脚踏转动时凸片沿滑槽滑动。凸片和滑槽一方面防止脚踏向上旋转过度,另一方面脚踏能更方便地下压连杆。
套筒由套管和连接段组成,连接段一端伸入套管内抵靠伸缩弹簧,并与套管内壁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当然连接段和套管可以是连成一体地,如此设置只是制造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童车刹车机构的只需踩下脚踏刹车与刹车锁定连续完成,且当刹车孔与刹车销不同轴时亦可踩下刹车,只要刹车孔旋转至与刹车销同轴时即可实现刹车,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童车刹车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刹车机构非刹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刹车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刹车机构刹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刹车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童车刹车机构,包括轮轴1、车轮2以及设于车轮2内侧穿套于轮轴1上的刹车销固定座3,车轮轮毂面上设有环列于轮轴孔周围的刹车孔4。
刹车销固定座3内侧设有穿套于轮轴1上的脚踏5,刹车销固定座3靠近脚踏5的侧面上设有滑槽,脚踏5上设有伸入滑槽内的滑杆,脚踏5转动时滑杆沿滑槽滑动。刹车销固定座3上开有平行于轮轴1的通孔6,通孔6内设有外套复位弹簧7的刹车销8。
刹车销8与脚踏5之间依次设有套筒9和连杆10,连杆10与脚踏5相互铰接,套筒9由套管15和连接段14组成,连接段14一端伸入套管15内并与套管15内壁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连杆10铰接。
刹车销8靠近脚踏5一端伸入套筒9内进行套接,套筒9内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刹车销8端部和连接段14端部的伸缩弹簧11。
刹车机构工作原理:
刹车过程:脚踩脚踏5使其向下转动,带动连杆10上与脚踏5铰接的一端端向下摆动,从而推动刹车销8向车轮2靠近,靠近过程中压缩复位弹簧7,刹车销8与刹车孔4的相对位置存在两种情况,分别如下:
一种情况是刹车销8与刹车孔4同轴,此时刹车销8直接插入刹车孔4内,连杆10与脚踏5铰接的一端越过死点,实现刹车。
另一种情况是刹车销8与刹车孔4不同轴,车轮壁就会阻止刹车销8继续移动,由于连杆5的继续摆动,会迫使套筒9压缩伸缩弹簧11,当车轮2转动至刹车销8与刹车孔4同轴时,伸缩弹簧11复位推动刹车销8插入刹车孔4内,连杆10与脚踏5铰接的一端越过死点,实现刹车。
解刹过程:用脚上提脚踏使其向上转动,连杆10与脚踏5铰接的一端向上越过死点,复位弹簧7复位使得刹车销8推出刹车孔,实现解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晨辉婴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晨辉婴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式熨平机的槽动机构
- 下一篇:宠物训练用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