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培育珍珠幼蚌的网箱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64980.9 | 申请日: | 200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根芳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飞 |
| 地址: |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双溪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珍珠 网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类,具体是一种培育珍珠幼蚌的网箱架结构。
背景技术
珍珠蚌为底栖生活的淡水贝类,经人工育苗获得的稚蚌,一般在温棚(温室)内的水池中培育,密度高,需要经过分养,降低密度,加快生长,使外套膜厚实,蚌体强壮,壳体加大,以便进行育种手术。目前,作为手术蚌的稚蚌采用底栖养殖,生长缓慢,产量、质量不够高,捕捞也不够快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将蚌苗养殖在特制的网箱内使幼蚌生长块、质量好,并利于捕捞的培育珍珠幼蚌的网箱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培育珍珠幼蚌的网箱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水体沿岸设多组木桩,在木桩之间用网绳拉紧,多个网箱的四角固定在网绳上,网箱边框带有网孔,底部有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有一层淤泥。
本实用新型将温棚培育的稚蚌放入网箱,使网箱浮于水体上层,使放入的稚蚌如同生活在野生环境中,经网箱培育2-3个月,蚌体从1-2厘米增加到7-8厘米,当年就可达到手术规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稚蚌生长快,质量高,效率好,捕捞时只需将网箱内稚蚌收集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培育珍珠幼蚌的网箱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水体沿岸设多组木桩1,在木桩1之间用网绳2拉紧,多个网箱3的四角固定在网绳2上,网箱3边框带有网孔31,底部有一层塑料薄膜32,塑料薄膜上有一层淤泥33。
本实用新型的网绳2上系有浮子4,如泡沫、雪碧瓶等,便于施肥及捕捞。
本实用新型的网箱3采用木、竹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网箱塑料薄膜上的淤泥厚度为3-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网箱保持在水面30-50厘米之下的水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根芳,未经张根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