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喇叭频率协调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251.3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慎 |
主分类号: | G10K9/13 | 分类号: | G10K9/13;G10K9/12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旭宇 |
地址: | 325011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喇叭 频率 协调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喇叭频率协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无触点喇叭是利用电子技术产生的电振荡信号,用来驱动发声系统的膜片发出声响,当电子信号频率与发音膜片的振荡频率协调一致时,喇叭发出符合要求的声响。在出厂后由于外部环境条件或发音系统机械性能发生变化时,都会导致二者频率不一致而影响发音效果。随着霍尔器件在电子喇叭中的应用,已改变了电子喇叭上述缺点,但由于霍尔技术是应用磁性感应来控制电路,磁铁的长期振动使用会使磁性减弱,并由于电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电磁场干扰等复杂因素影响霍尔元件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喇叭频率协调控制装置,该电喇叭频率协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铁芯、电磁铁和与电子电路相连的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通过电子电路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组成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件和接收件设置在工作腔中,和动铁芯联动的盖光片与光电耦合器相配合。
盖光片的一端插入发光件和接收件之间的工作腔中,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
工作腔的盖光片插入口上设有封口片。
工作腔与基座连成一体。
盖光片的一侧形成凸缘与动铁芯联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利用光、电耦合来控制电子电路振荡频率,它的耦合频率来源于振动膜片,故和发音系统能达到完全一致的协振频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时,都能使协振频率共鸣,使喇叭发音始终达到最佳的声响,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铁芯1、电磁铁2和与电子电路3相连的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通过电子电路3控制电磁铁2的通断,组成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件4和接收件5设置在工作腔6中,和动铁芯1联动的盖光片7与光电耦合器相配合,上述联动结构可以是盖光片7的一侧形成凸缘9与动铁芯1联动配合,也可以是在动铁芯1和盖光片7之间设置其它的中间连接件联动。盖光片7的一端插入发光件4和接收件5之间的工作腔6中,另一端固定在基座10上,盖光片7由弹性材料制成具备自主复位功能,也可另外配置使盖光片7复位的弹性件。工作腔6与基座10连成一体。工作腔6的盖光片7插入口上设有封口片8。当工作电源接通时,经电子电路3接通电磁铁2产生脉动磁场使动铁芯1吸合,此时与动铁芯1联动的盖光片7动作,并挡住(或开启)了光电耦合器发光件4与接收件5之间的光源,此时光电耦合器切断电子电路3对电磁铁2的供电,动铁芯1随着振动发音膜片回弹,盖光片7在弹性作用下反向动作,开启(或挡住)了光电耦合器发光件4与接收件5之间的光源,电子电路3重新接通电磁铁2的工作电源,以使动铁芯1吸合。如此周而复始并以发音膜片的特定振幅频率为振动基础源,使电子电路和机械发音系统之间协调,并使协振频率共鸣,发出理想的发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慎,未经李永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MP4数码机组件
- 下一篇:客房智能监测服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