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液压坑道钻机移动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114.X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梁宁;李锦昌;章永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坑道 钻机 移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坑道、煤矿用的全液压坑道钻机。
背景技术
现有钻机移动方式有人工搬运方式和自行走方式,自行走方式主要有步履式行走和履带式行走,对于在地面使用的钻机,由于受空间限制小,自行走式钻机一般空间体积大,功能也较全面,如整机可以行走,钻架可以回转,可多方位及360°倾角钻孔等,但仍以向下垂直钻孔为主。对于在煤矿井下坑道使用的钻机,钻机的宽度和高度受到较大的限制,钻孔以近水平孔或倾斜向上孔为主。现有的中大型自行走坑道钻机,存在以下不足:(1)钻机行走平台宽度太大,不能在狭窄巷道内行走;(2)钻机没有回转平台,钻孔方位单一;(3)钻孔倾角小,不能满足大倾角钻孔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可适合空间较小的场所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液压坑道钻机移动平台,它包括:履带底盘、活动钻架、定位圈、回转支座、油缸、电动机、钻杆,其特征在于定位圈位于底盘中间,通过衬套和压板使回转支座定位,油缸一端由销轴B接于回转支座上。另一端通过销轴C与活动钻架铰接;活动钻架通过销轴A与回转支座铰接,使活动钻架可以绕销轴A转动。
作为优选,上述的一种全液压坑道钻机移动平台中的电动机安装于履带底盘的右端,其轴线与履带底盘的行进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上述的一种全液压坑道钻机移动平台中的回转支座可以绕定位圈的轴线回转。
有益效果:该装置既适用于狭小的坑道行走,也使钻架能在水平面和垂直面转动,在钻架上安装上动力头,夹持器,钻杆等部件后,可进行多方位,大倾角钻孔施工。移动底盘采用履带总成,液压驱动。钻机的动力电动机的布置,使其轴线与行走方向垂直,从而使整机宽度小;履带底盘上安装由钻架,回转支座等组成的回转平台,使钻架能在近水平面内回转,能进行与履带行走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多方位钻孔,当回转至与行走方向垂直位置时,钻架上倾可进行大倾角钻孔。
附图说明
图1 全液压坑道钻机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 A向示意图
1、电动机 2、履带底盘 3、活动钻架 4、销轴A 5、定位圈6、衬套 7、回转支座 8、销轴B 9、油缸 10、压板 11、销轴C12、油箱 13、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附图1:本装置由履带底盘2,活动钻架3,定位圈5,回转支座7,油缸9等组成。电动机1安装于履带底盘2的右端,其轴线与履带底盘2的行进方向垂直。定位圈5固定于底盘2中间,通过衬套6和压板10使回转支座7定位,回转支座7可以绕定位圈5的轴线回转。油缸9一端由销轴B8接于回转支座7上。另一端通过销轴C11与铰接;活动钻架3通过销轴A4与回转支座7铰接,使活动钻架3可以绕销轴A4转动。
本装置行走:由履带总成完成,机上的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进入履带总成内的油马达时,驱动履带行走。
方位角调整:松开压板10,回转支座7和固定于其上的活动钻架3可以人力推动,转到某一角度锁紧压板10,完成方位角调整。
倾角调整:机上的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进入油缸9,使油缸9伸出或缩回,即使销轴B8和销轴C11的距离加大或减小,活动钻架3可以绕销轴A4转动,从而调整活动钻架3的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