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604.8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4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彪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1/36;F16K27/0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供水系统中的单向阀。
背景技术
在供水系统中,为了使液体只能呈一个方向流动,人们一般在该处采用单向阀对其进行制约,单向阀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传统的单向阀主要由阀体、置于阀体内的阀套、阀芯及抵压阀芯的弹簧构成,阀套与阀体内壁采用过盈紧配,阀芯上一般套设有密封圈,以此达到密封的效果,阀芯的工作端一般设置成锥形端,该锥形端处于阀体的进液口处,阀体的进液口多为一个大的开口;液体的压力会对阀芯的锥形端进行冲击,当液体压力大于弹簧的承受力时,弹簧便会与随液体的流动方向压缩,阀芯的锥形端随之慢慢脱离阀体的进液口,液体会沿着阀芯的锥形端进入阀体内,此时单向阀开启。
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在原始状态下,阀芯的锥形端将阀体的进液口堵住,液体的压力大于弹簧压力时,阀芯后移,液体随阀芯的锥形面上进入阀体,由于液体流入时的空间较小,液体的流动阻力会变大,狭窄的通道会产生啸叫声;阀套与阀芯内壁的过盈紧配,阀套可能会受压过度而发生松动;由于阀体内部可能会有残积的液体,长时间的使用,阀芯上密封圈也会出现老化,而导致阀体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单向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阀,包括有阀体、置于阀体内的阀套、阀芯及抵压阀芯的弹簧,所述阀套的轴向端面上均布有多个进液通道,所述阀芯的纵截面大体呈“T”形,包括有导向部分及控制阀套的进液通道启闭的密封部分,所述的导向部分与阀套呈滑移配合。
此项中阀套的轴向端面上均布有多个进液通道,所述阀芯的纵截面大体呈“T”形,包括有导向部分及控制阀套的进液通道启闭的密封部分,所述的导向部分与阀套呈滑移配合。这样设置后液体进入阀体时具有足够的空间,不会因空间狭小而产生啸叫声,而且阀芯的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套轴向端面的中部设有导向槽,所述阀芯的导向部分为插设于阀套导向槽内的导向杆,该导线杆于阀套的导向槽内呈轴向滑配合,所述阀芯的密封部分朝向阀体的进液方向设有突起,该突起的周边设有与阀套轴向端面贴设有裙边,构成阀套进液通道的密封。
此项中阀套轴向端面的中部设有导向槽,所述阀芯的导向部分为插设于阀套导向槽内的导向杆,该导线杆于阀套的导向槽内呈轴向滑配合;这样设置结构合理,使得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凑。所述阀芯的密封部分朝向阀体的进液方向设有突起,该突起的周边设有与阀套轴向端面贴设有裙边,构成阀套进液通道的密封;这样设置使得液体进入阀套的进液通道后,其压力会与阀芯的突起部分抵触,而阀芯的密封面实质上只是设与突起周边的裙边,虽然密封面只是裙边,但这样减少了泄露的可能性,而且阀体内的另一端若有液体和压力,阀芯也不会出现泄露的情况,反之,阀体内另一端的压力越大,阀芯上裙边与阀套的轴向端面贴合的越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有钩槽,阀套的外周面与阀体内壁上钩槽的对应处设有倒钩,构成与阀套的紧配卡接配合。
此项中阀体的内壁上设有钩槽,阀套的外周面与阀体内壁上钩槽的对应处设有倒钩,构成与阀套的紧配卡接配合。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阀套受压过度而与阀体松脱,造成阀套外移。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上进液通道的中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阀芯抵触,另一端套设于定位柱上,并与定位柱的末端抵触,所述的定位柱通过凸筋与进液通道的内壁连接。
此项中阀体上进液通道的中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阀芯抵触,另一端套设于定位柱上,并与定位柱的末端抵触,所述的定位柱通过凸筋与进液通道的内壁连接。由于定位柱设于阀体上进液通道的中部,当液体流量过大时,阀芯会受到定位柱的抵触,可防止阀芯被冲入阀体的进液通道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套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彪,未经黄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式空调系统
- 下一篇:环保节能冷暖空气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