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密集安装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486.0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8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尹仕;方人根;詹昌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 安装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具体指一种应用在印刷线路板之间的高密集安装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军民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和精密测试仪器等设备的体积日益趋于小型化、微型化。为此,对应用于这些设备中的同轴连接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线路板与线路板之间高密集安装型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一般同轴连接器是由插头阳连接器(简称为插头)和插座阴连接器(简称为插座)组成,现有较常见的同轴连接器大多数采用螺纹连接器或快插连接器。其中,螺纹连接器是通过旋拧连接螺套,使其内螺纹与插座上的外螺纹相连接,同时带动插头上的插针、绝缘子及外壳向插座一侧移动,并使插头、插座中的内导体相互接触,最终实现电气连接。但由于插头、插座之间须经过多次旋拧后才能实现装拆,且因受操作空间的需求,相邻同轴连接器之间不能靠的太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向高密度安装的发展。
所以,现在应用于线路板与线路板之间高密集安装型的射频同轴连接器采用是推入式的快插连接器,该推入式的快插连接器由安装在各线路板上的插座和位于两插座之间的转接器组成,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879475Y的《可偏转射频同轴连接器》就披露了这样一种结构,它的阳连接器(即转接器)具有两端带有相同凸缘的筒状外导体和套接在外导体内的绝缘子及内导体,其中绝缘子内部一端为由外口向内直径逐渐减小的喇叭状,而另一端空腔内表面为一曲面;阴连接器(即插座)内绝缘体的端头外表面为一球面。插接时,将阳连接器两端直接插入对应的阴连接器中,利用阴连接器的绝缘体端头位于阳连接曲面空腔内且可在其内沿中轴线发生一定角度的圆周偏转,来解决排插时个别连接器对中性差而导致无法对插的难题。但仔细分析上述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后发现:(1)阳连接器外导体两端部的凸缘具有相同的结构,均直插到对应的阴连接器外壳开口中,阳连接器与阴连接器之间的锁定是靠绝缘子曲面内腔与绝缘体的球面配合来实现的,可由于受绝缘材料的影响,绝缘子曲面内腔与绝缘体的球面之间很容易磨损,这使得在较少的插配次数下就会出现连接器损坏现象,即它的使用寿命较短。(2)由于阴、阳连接器的绝缘体、绝缘子需加工球面,这会造成加工不便、总体成本较高的缺陷。(3)在阳连接器的内导体上开有膨胀缝,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虽然与阴连接器的内导体之间接触性能好了,但同时会加剧两者之间的磨损。(4)由于阳连接器绝缘子两端的内表面结构不同,势必要求在各线路板上安装不同结构的阴连接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场合。(5)尤其重要的是,在插拔分离时,总会有一部分阳连接器留在第一线路板的阴连接器上,而另一部分阳连接器留在第二线路板的阴连接器上。这对于测试工作中,人们总是希望所有的阳连接器能留在测试台线路板的阴连接器上,即期望阳连接器能统一留在其中一线路板的阴连接器中。可上述现象,无疑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插拔起来费时费力,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同时这种无为的多次插拔后,也会使同轴连接器加快损坏,无意中降低了它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在拔离时能让转接器自动地留在位于同一线路板上插座中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成本低,且能在盲配、不对中的条件下同样能直接进行插配、自行校正位置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板对板密集安装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由两插座和位于两插座之间的转接器组成,其中各插座具有由内而外依次组装的带插孔导电体、绝缘体和外壳,转接器则也有从内而外组装的内导体、绝缘子和转接器外壳组成,所述转接器外壳的两端部外周面分别设有凸缘,所述插座外壳上则设有用来可插入上述转接器外壳端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外壳的两端部上还分别间隔地开有多个轴向缝隙而形成相互分隔的多个弹性片,且该转接器外壳两端部上的凸缘的轴向长度不等而形成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该第一凸缘的轴向长度短于第二凸缘的轴向长度,而所述插座在靠近开口底部的侧壁上开有与上述第一凸缘相匹配的凹槽,当所述的转接器插入对应的插座后,所述的第一凸缘位于对应插座的上述凹槽内,而所述的第二凸缘则紧贴于对应插座的开口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器外壳的两端部内侧壁和所述的绝缘子外表面之间最好分别留有间隙。利用该间隙,可以使转接器相对于中轴线发生一定的偏转,以自动校正位置,达到直接进行插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