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缆线分支接头保护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3473.3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庆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G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7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缆线 分支 接头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缆线连接保护装置,尤其与一种新型缆线分支接头保护盒有关。
背景技术
电缆或光缆缆线束使用保护套将多根缆线集束套装,当需要进行分支或连接接头时,将保护套剥开使各根缆线分离。在分支和接头处需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缆线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其他介质进入保护套内或是在接头处影响缆线的传输效果。目前,人们采用人工灌注生胶的办法来实现缆线保护套和缆线接头处的密封作用,但是,这样的密封结构都是一次性操作,无法再在原处进行第二次接头,使得维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缆线分支接头保护盒的密封结构二次操作和维修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缆线分支接头保护盒。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缆线分支接头保护盒,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通孔,壳体由通过所述的通孔的中心线的截面分为盒盖和盒底两部分形成两个对接面,通过螺钉连接将壳体的盒盖和盒底两部分对接固定,在所述的对接面上和所述的通孔的内壁上都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的厚度大于密封槽的深度,所述的对接面和通孔内壁上的密封槽相互连接贯通;所述的壳体的其中一端通孔中设置有圆柱形密封圈,密封圈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壳体两端的通孔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密封槽,各条密封槽中的密封垫由一个连接片连为一体。
所述的对接面上的密封垫和所述的壳体两端的通孔内壁上的密封垫连为一体。
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壳体的内腔相通的气嘴,可以通过气嘴对壳体内输入压力空气,用来检验保护盒内安装缆线并对接后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缆线分支一一通过密封圈的轴向孔,再将密封圈和缆线装入盒底内腔,然后将盒盖与盒底对接固定,使缆线和密封圈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通孔内;安装完毕后通过气嘴往壳体内腔充气,用来检验壳体的密封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方便,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盒盖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盒盖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垫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的左视图。
图7是图6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密封垫7和8、圆柱形密封圈4和气嘴2,壳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通孔,壳体1由通过所述的通孔中心线的截面分为盒底和盒盖两部分形成两个对接面,通过螺钉3将壳体1的盒底和盒盖两部分对接固定,在所述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槽5,在所述的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条密封槽6,密封槽5和密封槽6相互连接贯通,密封垫7嵌装在密封槽5中,密封垫8嵌装在密封槽6中,密封垫7和8的厚度大于密封槽5和6的深度,各条密封槽6中的密封垫8由一个连接片连为一体,密封垫7和密封垫8连为一体;密封圈4安装于壳体1的其中一端通孔中,密封圈4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孔9;壳体1上设置有与壳体的内腔相通的气嘴2,可以通过气嘴2对壳体1的内腔输入压力空气,用来检验保护盒内安装缆线并对接后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缆线分支一一通过密封圈的轴向孔,再将密封圈和缆线装入盒底内腔,然后将盒盖与盒底对接固定,使缆线和密封圈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通孔内;安装完毕后通过气嘴往壳体内腔充入压力空气,检验壳体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庆,未经徐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源管理器、电源转化电路及电池包
- 下一篇:可调型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