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CD机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63435.8 | 申请日: | 2008-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季石安;邵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星光电有限公司;杭州杰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17/04 | 分类号: | G11B17/04;G11B33/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 地址: | 310019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cd 机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影音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CD机芯。
背景技术
车载CD机是每辆车必备的娱乐设备,它为车辆内的乘坐人员提供娱乐节目。车载CD机的机芯是其最重要的部件,机芯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CD机的性能。机芯的抗震性是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CD机的使用寿命。而目前的机芯结构存在着抗震性差的技术问题。
此外,进出碟机构的可靠性也是机芯的重要技术内容,它包括带齿条的滑块及带齿条的右滑板;齿条部分的啮合长度受滑块位置控制,分别对应进碟和出碟的两种状态。在出碟状态,齿条间的长度为全啮合,在进碟状态齿条长度为半啮合,当机芯由进碟状态向出碟状态转换瞬间,由于齿条太长,进出碟的运动状态不顺畅,存在抱死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CD机芯,其解决了现有机芯存在抗震性差、进出碟易抱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CD机芯,包括底壳、底板,底壳上设有带齿条的滑块及带齿条的右滑板,底壳与底板间安装三个减震装置,每个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脚、减震压簧、减震器,减震脚穿过底壳的小孔后顶触减震压簧,减震器被压于减震压簧与底板之间。
所述的车载CD机芯,减震器由橡胶减震气囊内填充复合树脂材料而构成。
所述的车载CD机芯,滑块及右滑板的齿条长度为现有技术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车载CD机芯设置三个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脚、减震压簧及橡胶减震气囊,减震压簧弹性模量的选择由弹簧材料和弹簧形状决定,同时选择气囊中填充的复合树脂材料,机芯的抗震指标由原设计的1.0G(10HZ)提高到1.5G(10HZ),在抗震性能上有了很大突破,部分指标已超过了国外同类机芯的水平。
此外,本实用新型机芯在进出碟状态下,运动顺畅,不存在抱死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芯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芯的后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车载CD机芯包括底壳31、底板71,底壳31上设有带齿条的滑块33及带齿条的右滑板36,底壳31与底板71间安装三个减震装置,每个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脚28、减震压簧68、减震器69,减震脚28穿过底壳31的小孔后顶触减震压簧68,减震器69被压于减震压簧68与底板71之间。减震器69由橡胶减震气囊内填充复合树脂材料而构成。
滑块33及右滑板36的齿条长度减为现有技术的一半。进出碟机构的可靠性是机芯的重要技术内容,它决定于传动部件、零件的设计和制造精度及光泽度。带齿条的滑块及带齿条的右滑板的齿条部分的啮合长度受滑块位置控制,分别对应进碟和出碟的两种状态。在出碟状态,齿条间的长度为全啮合,在进碟状态齿条长度为半啮合,当机芯由进碟状态向出碟状态转换瞬间,如果能减小齿条间的啮合磨擦力,则进出碟的运动状态将会更顺畅,不会存在机构滑动中的抱死现象。为此,将它们的齿条齿形长度减小一半,当机芯处于进碟状态时,啮合的齿数减小,而转入出碟状态时,半长齿条间转入全啮合状态,这样提高了机芯加载/卸载状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由原来的一万次提高到三万次,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星光电有限公司;杭州杰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星光电有限公司;杭州杰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