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导向测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195.1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帆;陈秉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帆 |
主分类号: | G01S17/93 | 分类号: | G01S17/93;A61F9/08;A61H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探测器的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导向测障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电子探测器,如作为测障装置的各种导盲杖、导盲车或导向车,其结构通常包括有超声波收发的电路系统,橡胶体,开关和照明灯泡等,结构过于复杂,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利用。公告号为CN216355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能辨别方向和探测障碍的手杖》,它由手杖、方向辨别电路、障碍探测电路、开关、语言单片机、语言发声电路组成。其方向辨别电路由方向传感器和变换电路组成。方向传感器由指南针、磁敏二极管组成的分压器构成。分压器由8个磁敏对管间隔45°地分布在指南针的盘面上,方向传感器水平设置在手杖上。其能作为盲人、弱视、老人理想的助行器,但如此复杂结构,容易出现系统误差,并且由于探头使用灵敏性较弱的电器元器件,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精巧、电路简单、精确可靠的电子导向测障装置。其能应用在导盲杖、导盲车或导向车上,为盲人和仓库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导向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导向测障装置,包括配装在附着物上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有电路板,其中:电路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红外发射电路、信号比较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接收电路设有光敏三极管Q1,光敏三极管Q1集电极一路经用于限流的第三电阻R3连接电源正极,光敏三极管Q1发射极电源负极;信号比较电路设有比较器,比较器负输入端连接光敏三极管Q1集电极,比较器正输入端经用于变阻的第二电阻R2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比较器输出端一路经用于驱动补偿的第一电阻R1连接电源正极,比较器输出端另一路连接负载三极管Q2基极,负载三极管Q2发射极经用电器连接电源负极,负载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红外发射电路设有LED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经第四电阻R4连接电源负极。
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二电阻R2为滑动电阻R2,其具有的滑动电阻R2的滑动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
上述的装置本体还包括配装有电池的电池盒,电池正极即为电源正极。
上述的附着物为导盲杖、导盲车或导向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路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红外发射电路、信号比较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接收电路设有光敏三极管Q1对所接收的经红外发射电路发射的微弱信号经放大输送到信号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进行比较,超过阀值电压,即可实现对用电器的加电。其结构精巧、电路简单、精确可靠,能应用在导盲杖、导盲车或导向车上,为盲人和仓库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导向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电子导向测障装置,包括配装在附着物上的装置本体,附着物为导盲杖、导盲车或导向车;或其他用于导向的活动装置。装置本体包括有电路板,电路板可以是自制的,也可以是集成的,其中:电路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红外发射电路、信号比较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设有光敏三极管Q1,光敏三极管Q1集电极一路经用于限流的第三电阻R3连接电源正极,光敏三极管Q1发射极电源负极;信号比较电路设有比较器,比较器负输入端连接光敏三极管Q1集电极,比较器正输入端经用于变阻的第二电阻R2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比较器输出端一路经用于驱动补偿的第一电阻R1连接电源正极,比较器输出端另一路连接负载三极管Q2基极,负载三极管Q2发射极经喇叭连接电源负极,负载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红外发射电路设有LED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经第四电阻R4连接电源负极。较好的方案是第二电阻R2为滑动电阻R2,其具有的滑动电阻R2的滑动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利用滑动电阻的可变特性,即时能调整电阻的阻值,从而准确确定比较器正输入端的阀值电压,以便扩大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装置本体还包括配装有电池的电池盒,电池正极即为电源正极。考虑到附着物多为活动的,因此,选择电池为宜,尤其是充电电池为好。第一电阻R1作用是防止输出信号失真,作为负载三极管Q2的驱动补偿作用。第二电阻R2变阻作为一个能滑动调节电阻阻值的变阻器,控制比较器的临界工作点。第三电阻R3是为了防止光敏三极管Q1短路后,也即VPP直接短路到地,而起到限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帆,未经朱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CTP系统曝光成像质量的自动调焦装置
- 下一篇:手持流速测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