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管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2073.0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9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岳峰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换热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作为空调换热器使用的异形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上使用的管翅式换热器结构包括往复环绕的蛇形盘管,盘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若干平行的散热翅片,使用时盘管内流动的冷媒介质通过盘管和翅片的接触式热传递,将管内冷媒的热量传递给翅片,再由翅片的风冷散热,达到热交换目的。由于受到空气流动阻力以及盘管与翅片接触面积的限制,传统圆截面盘管的管翅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因此空调实际使用时节能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传统管翅式换热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盘管和翅片接触面接更大,空气流动阻力小风冷效果好的异形管换热器,所述异形管换热器换热效率高,在空调上使用节能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异形管换热器,包括往复环绕的蛇形盘管和沿盘管长度方向安装的若干平行翅片,其特征是所述的盘管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异形,过中心点有相互垂直的长、短轴。通过中心对称并含有长短轴的截面形状扩大表面积,使冷媒介质和盘管内壁接触面积增大,同时盘管外壁和翅片接触面积也相应增大,两者共同作用增强换热效果,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使空调器工作时更节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以圆形直径为短轴长度的椭圆形较该圆形有更大周长,形成的盘管内、外壁与冷媒介质和翅片的接触面积都较对应圆截面盘管更大,有助于提高换热效率。椭圆形的流线形外表面有助于减小阻力提高风冷时表面掠过的空气流速,增强换热器整体换热效果。实际使用中如将椭圆形长轴垂直于翅片长度方向安装盘管可进一步提高盘管外表面空气流速,风冷空气沿椭圆长轴方向前行快速流过流线型的盘管外表面,换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扁平孔,所述四边形由两组相垂直的平行长、短边连接构成,长、短边连接段为圆弧。扁平孔的截面周长大,形成的盘管内、外壁与冷媒介质和翅片的接触面积都较以扁平孔短轴长度为直径的圆截面盘管更大,有助于提高换热效率。圆弧形连接段有助于减小阻力提高盘管外表面空气流速,增强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果。实际使用中如将四边形的长边垂直于翅片长度方向使扁平孔横置,结合圆弧形连接表面都有助于提高盘管外表面空气流速,增强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截面形状为菱形。以圆形直径作短轴的菱形周长较圆形大,盘管内、外壁对应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率高。菱形的流线形外表面有助于减小阻力提高风冷时表面掠过的空气流速,增强换热器整体换热效果。实际使用中如将菱形长轴垂直于翅片长度方向使菱形横置,可有效提高空气流过盘管外表面时的流速,增强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内设有波浪形隔板,所述隔板两边连接于盘管内壁上。波浪形隔板将盘管内腔分隔成若干小隔腔,冷媒介质分成多段在各小隔腔内分别流动,和隔板表面接触进行热交换,隔板通过和盘管内壁连接进行热传导,进一步增强冷媒介质和盘管的换热效果,提高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波浪形隔板起伏的上、下端均连接于盘管内壁上。通过上、下端和盘管内壁的连接增加隔板和盘管的接触面积,增强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中并排设置若干紧靠邻接的内圆管,所述内圆管外壁和盘管内壁相切连接。工作时盘管中的冷媒介质除直接和盘管接触外,还与内圆管接触,再通过内圆管和盘管连接进行的热传导进一步增强冷媒介质和盘管之间换热效果,较冷媒介质和盘管内壁单一接触换热效果好。若干内圆管相邻紧靠连接可以使冷媒介质和内圆管热传递更为均匀充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中设有一内圆管,所述内圆管外壁和盘管内壁相切连接。工作时盘管中的冷媒介质除直接和盘管接触外,还与内圆管接触,再通过内圆管和盘管连接进行的热传导进一步增强冷媒介质和盘管之间换热效果,较冷媒介质和盘管内壁单一接触换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圆管为内螺纹圆管。内螺纹圆管表面带有螺纹,有助于减慢流经内圆管的冷媒介质流速,延长冷媒介质和圆管表面的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增强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岳峰,未经何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2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式梯级下水平端转向机构
- 下一篇:采用蓝牙技术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